第二百二十一章 计相叶清臣(2 / 3)

加入书签

叶清臣有些郁闷的看着仁宗,这不是开玩笑么,如果有这样的机会,为什么不干,可是他们的生计问题怎么来解决,要如何赚到钱并且生活下去呢?

“定海军!苗定跟我提的要求,需要3万左右的厢军,不但要厢军,还要厢军的家庭,我和内阁已经答应了!”

叶清臣有些迟疑,他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却不敢说出来,厢军哪怕再怎么的不行,也是军队,3万军队,整合起来,配备了一定的装备,也拥有强悍的战斗力。

“放心!清臣,这是没有携带任何装备,只是人出去的禁军!”旁边的章得象说道。

听到章得象的说法,叶清臣有些明白了,仁宗的目的还是要钱,不过跟他想的不一样,是叫来章得象来施加压力的,而是帮忙说明一下。

仁宗一想也是的,整个朝廷收入才2000万贯左右,厢军一年24贯,禁军比厢军多一倍,80万禁军和40多万厢军,每年的花销,可不是奔5000万去了,无论如何也承担不了啊。

“这么说来,要是裁撤3万厢军,那么每年可以减少支出12万贯?”仁宗问道。

“官家要裁撤厢军!”叶清臣大惊失色的说道:“千万不要,三司可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裁撤厢军,并不是那么容易,北宋厢军数量的膨胀,是因为各种的自然灾害,才逐步的增加,刚开始,太祖太宗时期,真的是有多少算多少的,反正一旦遇到灾害,全部编入厢军之中,可是到真宗后期和仁宗时候,发现,不能这么弄了。

北宋的灾害性天气在增多,灾民越来越多,厢军虽然投入不多,可是总是军队,总要政府方面的投入,40多万的前提下,已经有些不行了,再多就困难了。

章得象并没有在这样的事情上面,跟他来沟通,目的也是一样的,也是为了钱,3万厢军,比不得禁军,可是每年的拨款不少了。

此时此刻,他才注意到章得象的表情有些古怪,再加上仁宗不漏声色的表情,作为一个政府高官的,叶清臣还有什么不明白了。

从真宗后期到仁宗年间,更多的是维持,可是这个维持就很难,数量也从真宗时候的20多万,提升到仁宗时期的40多万,多了20多万,每年政府支出就增加了一百多万贯,让本来就入不敷出的北宋经济雪上加霜。

叶清臣不知道裁撤厢军的好处么,但是不裁撤的话,每年付出的,可能只是裁撤几分之一,要裁撤的话,必须要给遣散费,这个保守来说是20贯,还有农具田地,这些东西加在一起,哪怕是裁撤三五万人,也足以让财政崩溃。

仁宗听到了叶清臣的说法的,微微一笑,叶清臣这个人有些死板,可是在三司这里,却是功勋卓众,近年来,虽然财政状况依然严峻,却没有到往年的那种程度,仅仅是他上任的几年之间,平均每年都减少百万贯以上的支出。

到了去年,更是达到了400万贯,虽然他得罪了不少人,可是中枢和仁宗,对他的工作相当的满意。

“叶卿,如果说说的是,在不提供遣散费的前提下,裁撤不低于三万的禁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