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东京的消息(3 / 3)

加入书签

现在他们都被牵扯到了这些事情之中,几乎不可能影响到赵信,赵信就彻底的安全了。

这一点,在大名府得到了验证,来到大名府10天了,他几乎是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了一系列的场合之中,甚至在一些跟顶级家族和高官的会晤之中,王松已经不能压阵了的,都是他亲自上阵,或许有人观察,可是跟之前那样,随时都有可能有人跟踪和攻击,这样的事情,根本就没有出现。

赵信安全了,彻底安全了,甚至只要是孙吉等人在身边,提供一个基础的防护,就足以让他大摇大摆的出现在任何的地方。

可是如果能够通过五年的努力,越过了这个界限,并且最终成为最终的那一个,那是什么概念,皇帝啊,不但整个家庭成为了王朝的焦点,甚至是家人也跟着鸡犬升天,父母最少是皇伯的身份,兄弟们,只要活着,肯定封王,而且是亲王。

这样的鲤鱼跳龙门,怎么不让人疯狂,更别说这样的选拔过程,很讨喜这些文臣大臣。

北宋的科举,跟唐朝完全不一样,唐朝是科举的雏形,很多勋贵,贵族,不通过科举,就能够进入朝堂,科举只是选拔底层官员的工具。

有唐一朝,科举最终进入到宰抚的,寥寥无几,可是北宋不一样,从一开始,就确定了科举的重要性,甚至到了仁宗时期,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科举才能够进军宰抚,才能够青云之路人所尽知,仁宗朝几十个首相,上百个参知政事之中,没有经过科举的,或者是武职,或者就寥寥无几。

正因为这种好感,让这个计划在大臣哪里很快的通过了,仁宗,宗室,加上大臣,三者合一,再加上仁宗的强悍的控制力,在当场得到认可的时候,直接用旨意和批复的形式,把这件事情给确定下来了。

之后,果然有些波折,以前属于汝南郡王的势力,推动着一些保守的宗室,还有不太可能入选的比如说太祖太宗的边缘宗室,反击这么一个法案,汝南郡王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他必须要赌一把。

可惜没有成功,也因此,汝南郡王彻底让仁宗警惕了起来,本身,还想把赵宗实排除在10人或者是8人的候选名单之外,可是看了这个反扑的动作,他才发现,汝南郡王在孤注一掷的时候,还是有这么庞大的能量。

实际上,汝南郡王这也是最后一决,没办法,赵宗实如果被排除在最终的名单之外,对他来说,将会是噩梦,虽然他拿着手段,把一部分之前投奔他的人禁锢在一边,这种禁锢,最多称之为威胁,没有一个共同的利益,这样绝对不长远。

只要赵宗实被排除在外,那么失去了登顶的唯一可能性,这些人反弹起来,最终产生的后果,不是他能够承受的,最终涉险过关,也不代表着安全,整个汝南郡王一系,都在为了最终的目标而努力,这个时间,可能是长达5年,甚至是10年。

来到这个世界,对赵信威胁最大的,就是汝南郡王一系,无论是之前在皇宫之中的经历,还是之后,运河截杀和保州兵变,汝南郡王一系几乎踩到了底线,甚至突破了底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