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科场弊案 十七(2 / 3)

加入书签

“东翁稳坐钓鱼台便是。”

咸丰皇帝这时候正在芳草从传了一班南戏班子来消遣,虽然是听从了肃顺勾了柏俊斩立决。可这咸丰皇帝的心里总是有个疙瘩挥之不去,最近身子发虚,又加上心情沉重,夜间盗汗频频,晚上睡不好,日间就是更加犯懒,一应宫内外事物都不去理会,今日稍微身子好了些,就传了升平署的一干戏子来御前献艺,也不用锣鼓,头面妆容一概不用,只用琴箫清唱,咸丰皇帝懒懒倚在罗汉床上,翻着手里的册子,看着那一出想听着,就用手轻轻一点,那个升平署的管事太监便连忙点头哈腰,让肃然站在地上的伶人们开唱起来。

才唱了《紫钗记》的第二出:春日言怀,扮作书生装扮的小孩子八字步踱着,唱了一段【珍珠帘】:十年映雪图南运。天池浚。兀自守泥涂淸困。献赋与论文。堪咳唾风云。羁旅消魂寒色裏。悄门庭报春相问。才情到几分。这心期占。今春似稳。

意境中虽是壮志不改,却也难免消沉,正合了皇帝如今的心意,正在嗟叹时候,边上的如意就凑到皇帝的耳边,“万岁爷,皇后娘娘到了。”

皇帝点了点头,依旧听着那个小孩子清唱,见到皇后从一大片的太湖石后头转了出来,微微朝着自己福了一福,皇帝一抬手,让那个升平署的小孩子停了唱,“皇后无需多礼,”皇帝如今是知道,反正只要是皇后亲自来见自己,总是有要事和自己商议,“怎么了,哪里又出什么乱子了?”

“是,东翁。”那个师爷应下,却又有点担心起来,“若是皇上突然转了心思,要赦免柏俊一干人等,与其那时候难为,不如提早些时候行刑?”

“不可,”陈孚恩摇摇头,断然拒绝,“本官这里依律行刑,若是肃顺那头挡不住皇上的意思,那这就不干老夫的事儿了。”

“东翁以为肃顺挡不住皇上的诏令?”

陈孚恩眯着眼睛,捻须沉思,“若是平时,肃顺自然是皇上驾前最宠信的臣子,可是在这园子里,还有肃老六难以匹敌的人物在,”陈孚恩看到师爷一脸了然的表情,微微点头,“就是储秀宫那位,肃顺确实是才华横溢,但是他心高气傲,目中无人,向来小瞧这六宫之主,这献计剿匪,代批奏折,又给皇上诞下龙子,先生你想到了谁?”

“那自然是那则天大圣皇后了。”

杏贞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股恰当的哀色,“皇上,文妃妹妹她薨逝了。”

则天大圣皇后就是武则天,“你也瞧出来了,皇上的身子一向不太好,又是整日里眠花宿柳,这将来不忍言之事就怕来的快,到时候,皇后正值壮年,有手段,有谋略,还名正言顺地生养新帝,肃顺吃亏的时候就到了。老夫冷眼瞧着这形势,将来若是肃顺要败,必然是败在他如今瞧不入眼的人手上!”

“那东翁是否要未雨绸缪?”

“也不需如此,”陈孚恩摇头否决,“老夫自诩问心无愧,勤勉当差,想必朝中也要有人办事儿的,何况肃顺最忌讳脚踏两只船,且先看看吧,”陈孚恩饮尽了杯中茶,“如今不到那个时候,何况,先生你也知道有句俗语说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如今人家得意的时候,老夫也算不上什么的,老夫今日且瞧着,”陈孚恩站了起来,抚了抚身上补服不存在的褶皱,“虽然记性不如年轻时候了,老夫也还记得当年皇后开始代批折子时候,柏俊可是上了折子说是妇人干政的,若是如此皇后都肯援手,那想必只要老夫不是故意刁难皇后以及承恩公一家,将来若是老夫有难,自然也能向着她求救。”

陈孚恩的绍兴师爷不愧是消息灵通之辈,随着陈孚恩走出签押房,又说了一件秘事,“听圆明园里头当差的苏拉说。肃顺上折子要对顺天府乡试试卷磨勘的那天,柏俊的夫人可是先进了园子见皇后的,之后皇上才下了旨意彻查此事。”

“哦?”陈孚恩准备好了退路,也没有必然要办死这件事的决心,所以师爷说的这事就当是秘辛来听了,陈孚恩听着还蛮有兴趣,“这柏俊也不算是睁眼瞎,倒是知道拜佛要拜真佛,烧香要烧头香,咱们就看着吧。如今这朝堂之中。风云变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叫人看不过来。不过。先生。你说,这是不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