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鄱阳水火 二(2 / 2)

加入书签

根据《明史》记载,明朝初期平定了云南的将领沐英首先在使用火器对付叛军大象等野兽兵种时有感于火药装弹速度太慢而改进的一种射击方式,三人一组,交换装弹射击,将火墙射击效率提升三倍,这种方法在各种恶劣天气下都有极强适应性的燧发枪发明之后,配合三段击战法可以有效地打乱敌人的阵型并且给敌人造成大量的伤亡。因此特特写了两道亲笔之信给了李鸿章和荣禄,荣禄瞧见了示若珍宝,按照杏贞的法子,自己又加了些实战的经验,良法加利器,购买来的美国火枪,拿着操练了许久,费了无数火药,才有了今日的所向披靡!

为什么明朝之后,中国反而不知道这三段击的战法了呢,额......这就是神奇的我大清干的好事儿。

ps:

再求月票。么么哒

清军大营前头巡逻的兵丁连忙跑进了大营,在大营门口搭起了鹿角,哨塔上的一个瘦瘦小小的小兵瞧着地下洪水般的太平军越冲越近,心下越发慌乱,手里的火信子哆哆嗦嗦地想朝着狼烟点去,边上的一个老兵一巴掌扇倒了小兵,“你这小子想死吗?没有荣大人的命令,敢擅自点了狼烟!快站了起来,拿着旗子,给老子好好看好地下逆贼的动静!”

荣禄衣不解甲,听到帐外的喊杀声,嗖地站了起来,丢下手里看着的一封书信,疾步走出了营帐,刚出了营帐,荣禄的亲兵,唐五福的侄子,大名叫做唐德山——如今是把总了,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打了个千:“大人,发逆攻了过来了!”

“慌什么!”荣禄呵斥了一声,拔脚走到前头去,“这咱们早就料想到了!传令下去,”荣禄吩咐了边上的传令兵,“各部按照前些日子定好了的准备,千万不能发狼烟乱大帅那边的军心!”翻身上了马,“德山,你带着火枪队等会给我顶上去,逆贼敢来袭大营,嘿嘿,我要发逆啃掉几颗大牙!”

“喳!”

号角呜咽,如潮水般的太平军在箭雨之下艰难前行,因是火炮大部分都被带上了湘军的水师,只留下了几个极为笨重的红衣大炮,慢吞吞地射出巨大的炮弹,虽然但凡射中之人无不炸成血肉碎块,可是毕竟是过于巨大的火炮,适合守城而不适合守比较难以防守的临时营帐,太平军折损了不少,但还是慢慢地逼近了清军的大营。

清军营内又是传来一阵鼓声,射了三番箭雨的清兵潮水般退去,将前线留给了肃然站立、排成几排的千余人。

紧紧的一声锣响,一个清军高声喊了一声“发射!”,第一排的人举起手里的手里的火枪,砰砰砰几声闷响,清军的大营前飘起了一股白雾,冲在最前面的几十个太平军身上冒出了血花,应声倒下。

第一排清军发射了子弹之后,连忙猫着身子往后躲去,第二排的清军趁着第一排的清军空隙赶到前面,依旧举起了火枪,连续发射,前头的太平军如同被割稻子一样应声倒下,还没一举毙命的太平军士卒倒在地上哀嚎,第二排射击完毕,第三排又往前替代第二排的火枪手们,上前射击,等到第三排的清军射击完毕,第一排首先射击的清军已经装好了火药,又能冲到前头,开始了第二次的人命收割,如此几番过去,清军的营前已经倒下了一片尸体,远处的太平军踌躇地不敢上前了。

荣禄嘴角挂着一丝冷笑,果然没有辜负她的密信,和自己的一番苦练!

自从上次李鸿章练得火枪队初胜后败的奏折被杏贞瞧见了之后,杏贞便苦苦思索,如何提高火枪的效率,终于想到了在十六世纪之后出现的一种火枪战术,那就是三段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