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1 食言而肥(2 / 3)

加入书签

其他诸如珍珠、玉石、水晶之类,也有着几十箱,李泰都懒得计算其价值多少,总之就是很贵。另有上等的绫锦两千多匹,兑换成用作买卖交易的帛,又是几万匹。

这些就是李泰北地一行、被大行台勒索过后所剩下的所用收获了,粮帛之类所获虽然也多,但实在太占地方,刨除了这一行的消耗,剩下的李泰统统上缴给了霸府。

反正宇文泰是保证来年两座防城的花费由霸府承担,李泰也就不必留存太多,全都输送霸府,还能将物资总量给撑起来,掩盖自己私囊大饱的事实。

总之,在搞了这一波之后,李泰可不再是之前那个整日为了钱粮愁的发慌的穷小子。

也就是关西没有搞什么个人资产的排名,真要有的话李泰这个排名那得跟火箭一样直往上蹿,起码在这个年龄二十岁以内的富豪榜中,是敢做一做保二争三的美梦。

单单李泰所缴获的这些铜锡金属,如果能够铸造成钱、哪怕是不惜工料的足重五铢,都能铸成几千万枚钱币。如果再搞点减重,掺杂点其他材料,所得更是翻倍。

推及整个关西,可想宇文泰这一波单单所收获的铜锡物料就极为惊人,是足以进行一下货币金融改革,让铜钱重新成为关西商贸交流的稳定货币。

李泰也询问过宇文泰有没有这打算,但宇文泰指使摇头。霸府所面对的问题诸多,货币混乱的危害程度并不靠前。

而且想要改革货币,并不只是铸造足够的货币投入市场那么简单,还需要政府进行立法和行政等各方面的配合,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民生基础是很难做到的。

稍有不慎就会演变成洗掠民众财产的恶政,宇文泰现在倒是不缺钱,也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操作,对于这事便没有太大的热情。

哪怕是长安城里那些元魏皇子宗室们,也未必能有他这么殷实的私财家底。

知道宇文泰没有改革货币的想法,李泰便也没有留存太多的铜料金属,只留下了四万多斤。毕竟不能跟着政策再发上一笔,留下太多也没用,还太显眼。

除了这些金属物料,寺庙中比较大宗的储蓄就是香料和染料了。李泰留下了香料两百多石,颜料五百多石。这数字看起来虽然不大,但实际的价值却远远超过了金银铜锡的总和。

胡椒在中古时代的贵重,是人都知道,颜料的价值也同样不容小觑。

诸如青金石、松绿石等等颜色鲜艳的矿物,既可以作为宝石装饰品,又可以研磨调制为颜料。哪怕在后世矿业发达、物流方便,价格也是居高不下,一克就能达到数百乃至上千元,在时下的价值只高不低。

李泰这里可不是论克的,而是论石,一石一百二十斤,几百石那就是几万斤。虽然颜料的品质和价值参差不齐,但总量如此庞大,也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