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应接不暇(3 / 5)

加入书签

当然,突破限制的契机必须要把握好,从而能够充分的利用瞬间爆发的需求。

仅仅四天的国际装备展,一向是工业厂商快速收回现金的极佳渠道。如西门子、通用这样的老牌五百强企业,他们在一次装备展上圈到的现金,,往往要超过一家公司的上市收益。

高岗等人回到展台,登时就傻眼了。

“真的发生了。”赖文昂有种来到噩梦的念头。

“签了几份合同了?”高岗来到对面的中方展台,低声问一位面熟的代表。

不过,他的满意没有持续几秒钟。

因为沈丰又拿起印章,飞一般的跑出去了。

“莫名其妙!”高岗想了想,道:“我们也去看看。”

“去看看,去看看。”赖文昂等人为了装做统一战线,心像是被五十只老鼠挠了似的。

大华实业的展台,坐满了来自各地的客商。

后者正像是看戏似的品茶呢,闻言数了数,道:“最少10份合同了。”

“10份合同?真的合同?别是提前准备的?”

大到lng船和化工系统,小到碳纤维,这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需求都是无穷无尽的,令它们不能大量销售的原因,不是因为大家不想要,而是因为它们的产量太低,以至于厂商不得不提高价格以抑制需求。

这也是高级工业装备的常态。不论是美国曰本,还是德国法国,任何一家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在研发出一款产品以后,即使明知道产品畅销,也不可能像是民用电器那样爆产能,因为制造高级工业装备的装备价格更加不菲。此外,高级工业装备的需求方多半是精打细算的大型企业,它们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许会比较快,但在选择方面绝对是小心翼翼的。

无论是出于延长产品寿命的目的,还是出于增加利润的目的,高级工业装备的生产都是受到刻意限制的。

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是用行政命令和工厂等级来做限制,市场经济时代的国家则要用价格来做限制。

一旦有一家工业装备企业突破这个限制,那么,需求就有可能瞬间释放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