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刘阳的担心(2 / 4)

加入书签

现在的大汉朝廷,虽然整体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依然良性的发展着。可皇帝不在朝中坐镇,时间一久,就总会有一些问题出现的。

何况,朝廷的官员,经过这十多年来的发展,许多的职能部门上,换了一批又一批,并且,随着大汉帝国的疆域的扩张,急需大批的人才到各地去主持发展,如此,难免就会出现不少的人事问题。

现在的大汉朝廷,朝中的官员,刘易这个皇帝又能认识几个?

特别是,刘易所信任以及重用的大臣,来来去去就是那些。而一个管治如此庞大帝国的官府机构,这里面的各级官员又已经有了多少?

现在,戏志才、贾诩、郭嘉及荀家的一众谋臣,都有繁重的公务,他们亦大多都不在朝中主持。而内阁的那一众老臣,亦老了,难以处理太多的繁重的政务事,如此,慢慢的,有些朝廷的决策,便落到了那些新上位的一些朝臣的手上。

刘阳看了这份情报后,自然有点吃惊。

公然的灭绝了一个人口百万的异族部落,这个影响还真的挺大的。

刘阳亦非无知小子了,其实,他是被一众姨娘(也就是阳安公主、益阳公主等等)着重培养的未来的大汉皇帝,政治敏感比较高。

他是有点担心汉军的这一场铁血杀戮行为,会让汉军的仁义形象在西方人的心里崩塌。另外,他亦有点担心孙策会成为大秦时期的杀神白起。尤其是,他也有点担心这个消息情报送回到洛阳朝廷之后,朝中的一些迂腐朝臣,会对孙策进行弹劾。

为何有此担心呢?主要的,其实还是刘易的原因。

当然,现在刘易在大汉,有着无上的声望及威望,地位没有人能够动摇得了。同样的,许多的文臣,亦有着比较出众的才能,这也使得,大汉朝廷暂时是不会出现什么太大的问题。

可是,在某些朝廷职能部门上,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以权谋私,或者是心怀不轨的官员。而且,这些官员,他们平时办事,也滴水不留,很是周到,也让人没法抓到他们的把柄,难以罢免他们。

现在的朝堂上,似乎慢慢的总会出现一些不同的声音。

因为刘阳父皇刘易的这个皇帝,似乎有点不太称职。

细数一下,自从刘易当初从董卓的手上夺得了洛阳帝都,成立了新汉朝开始,这都十多年过去了,而刘易又有多少时间是留在洛阳主持朝廷军政大权的?

连续留在洛阳的时间,最长的恐怕都不超过半年,十多年来,加起来留在洛阳的时间,恐怕亦不过是三几年的时间。而有时候,一离开洛阳就是那么三几年。

说句不好听的话,刘易虽然,已经给大汉制定了种种的发展方案,制定了种种的法规条文,朝廷众臣,就只需要按照计划去执行便可。但是,这毕竟是人治,在势行的过程当中,总会出现种种的问题,不可能做得到尽善尽美的。

如果管治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是那么随便,那么容易的话,恐怕也用不到刘易这个皇帝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