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人间邪恶(2 / 4)

加入书签

如此,也算是如匈奴骑军所愿,终于可以和汉军短兵相接了。但是,当两军对上之后,这些匈奴骑军才知道他们错得有多厉害。

正面与汉军交战,他们更加不是汉军之敌。

尤其是汉军的一众大将,如太史慈、典韦、夏候兄弟等等,全都有着万夫莫敌之勇。两军一经交接,汉军的一众大将就直接突入匈奴骑军的混乱军阵当中左冲右突,不停的冲杀,没一合之将,杀得匈奴骑军溃不成军。

撤退的匈奴骑军的后部被汉军冲杀得溃不成军,那么原来的后部被前部的那些匈奴骑军,回头看到汉军如此勇猛,杀得他们丢盔弃甲,如此,他们更加不敢再回头交战。

由此,匈奴骑军便由停止追击的退兵,变成了大溃败,败势一下子祸及到其全军。

当北匈奴人战马加速,看上去的确是在慢慢的追上汉军,可是,追一会,他们的战马体能就会下降,速度却就不自然的慢了下来。而汉军的战马,基本上都可以保持着一种匀速的速度奔进,当匈奴人的战马加速快追上来的时候,汉军的战马也还有余力加快一点点。而加快这么一点,却也不会影响到战马的体能,不会如北匈奴人的战马的体能那么下降迅快。

这些情况,匈奴人一般也不会注意到,实际上,就算是汉军将士自己,恐怕也并非是每一个汉军将士都知道自己的战马的优劣所在。平时,的确也有不少汉军将士想要更换那些俘获到的看上去更加神骏的战马。但是,汉军军纪中早有严令,早有规定真正的正式编制的汉军骑兵,只能骑乘军方配给的战马。别的品种的战马,除非是真正的千里马,否则,无论看上去有多神骏,都只能作辅马使用。

其实,汉军为了驯养出更多的耐寒耐劳的匈奴马,可谓花费了不少功夫。

经过观察研究,负责为大汉养马的各大牧场,他们已经发现并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论。

那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样马,这跟种植甚至是养人也都差不多。

在这个时候,随军的阿树提以及一众匈奴首领军将等等,就算是想要挽回颓势都不太可能了。尤其是在数员匈奴大将想要稳住败势,却被太史慈、典韦等汉军大将有如斩瓜切菜一般击杀之后,匈奴骑军当中,就再也没有匈奴军将还敢不自量力的返身与汉将交战了。

匈奴骑军败局已定。

这个,其实是可以预料的。如果汉军不是顾及到自身的伤亡,要尽可能的减少汉军的伤亡。从一开始,汉军就有可能直接强行攻击杀败他们。

因为这支二十来万的匈奴骑军,只是阿树提临时从匈奴族人当中抽调青壮组织起来的匈奴骑军。全凭阿树提在其部族当中的声望,才让这支骑军看上去有一定的纪律性,像一支正规的匈奴骑军。可是,一旦打起来,就能体现出这支匈奴骑军的中看不中用了。

事实,也不仅仅是这点。因为是临时组建起来的匈奴骑军,他们军中,无论是装备还是战马,都算是比较差的。因为好的战马及装备,早就已经被优先装备那些追随阿邪王及阿甲王先行撤逃的匈奴军士了。

每一个地方的环境不同,所生长的东西也会不同的。养马也是如此,在不同地方出生长大的战马也会有很大的分别。

匈奴马,如果放在大汉中原地区配种驯养,长大的战马,远不及土生土长的匈奴更耐寒耐劳。因此,后来的汉军战马,基本上都是在西北大漠上驯养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马的耐寒耐劳的特性。

所以,现在,当匈奴骑军停止追击,要退兵回去的时候。早前快速追击了百多里之后,他们的战马体能下降得厉害。到时候,战马体能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的汉军,要反过来追击他们,却显得异常的轻松。

汉军追近,用弓矢射杀往回撤的匈奴骑军。

当他们被打击得恼火,要再返身与汉军对战的时候,汉军却一个加速,直接掩杀过去与他们短兵相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