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为了希望出海(3 / 3)

加入书签

但刘易依然还是来了,这个,主要是刘易曾听过的一个故事,心里怀疑,红薯本来就是南洋就有之物。如此,不惜兴师动众到南洋来寻找。

刘易曾听过的故事当中,有一个关于红薯的,与历史上记述的红薯来历有点不同。

历史上,红薯记述,应该是16世纪未,也就是明代才传入中土。经过一些权威研究,著名家、史学家郭沫若的作品中,可以获知,红薯被确认进入中国的时间,是1593年。可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却早早就将红薯作为一种药用植物记录在册,而李时珍,却是1518至1593年的人。那么,这个不太可能红薯一传入华夏,李时珍就知道,并将其记录进《本草纲目》当中吧?

当然,这个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些更早的记述当中,似乎也有类似于红署之物的记述。刘易听到一个关于红署在南洋的故事,就是当地的土著人,一直就是靠吃着红署渡日,一直将红署当作是圣物一般,从来不让外人获得。

如此,刘易怀疑,红署,极有可能,一早就在南洋,甚至是华夏存在,只是,一直都没有被人发现以及重视,没有将其单独的作为一种食粮来种物。

所以,现在虽然惊动了一些人,但也并没有引起太大的骚动。

当经过珠江口岸的时候,刘易也好不容易才忍住了率军杀进去的冲动。直奔雷州半岛。

再过一天,新汉军的便通过了雷州海峡进入了北部湾。

刘易是冲着橡胶树及红薯而去的。

不过,刘易并不知道南洋地区,在这大汉时代是否就已经有了这两样物资。

自然,名称肯定不会是红薯了,可能是甘薯又或者,根本就与红薯似乎没有一点关系的名称。

所以,刘易就算是有着一点点希望,都想去寻找,希望可以找到哪怕一株种苗带回大汉。(未完待续。)

...

太阳能手机的百科全书,其实并不是完整的,刘易更加不可能搜索得到后世的网络,搜得出资料来。如果不是那个小明星刚好在拍着三国问题的电影,恐怕手机上都没有那么多的有关于三国的资料。

刘易真的不知道,橡胶树,其实是原产于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马拉岳西部地区以及另外的秘鲁、哥伦比亚等等的国家,也就是说,橡胶树,一开始,就只有南美洲才有。并且,在南美洲,被印弟安人称为“会哭泣的树”。被印弟安人当作是财富及珍贵的物品,保护得相当的严密。

而一直到1873至1877年,才从南美洲移植到英国,再移植到了新加坡,也就是南洋。所以说,刘易现在想到南洋来寻找橡胶树,恐怕真的要无功而返了。

但还不明情况的刘易,还是准备着沿着后世越南北岸线向南方面的沿岸线寻找。

其实,刘易的心里,也没有信心会找得到这种重要的物资。倒是对于红薯,刘易却有点心理准备,因为他的印象当中,红著似乎也是从南洋移植而来的,如果找不到,刘易也有心理准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