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诸事烦身(3 / 3)

加入书签

嗯,刘易如果还是在后现代,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完全泯灭于众。哪怕在这个三国时代,也没具有如那些大名士那样的真正才华,可是,刘易知道,衣食住行,这绝对是任何一个朝代的百姓都关心的事。只要想办法解决了百姓的衣食住行的事,让百姓有衣可穿,不用承受害冷,让百姓有房可住,让他们不用风吹雨打,让他们有食充饥,再让他们在自己的地盘当中自由行走不用担心个人人身性命财产的安危,如此,刘易认为,就一定可以获得百姓的衷心爱戴,获得百姓的拥护。

今天,司马如烟约了自己去见那岳母轩辕凤。刘易估计,应该就是有关司马懿的事。

刘易在洛阳,另外购置了一所宅院给轩辕凤居住,平时只要刘易在洛阳,自然是少不了要去拜望拜望的。对于这个岳母,刘易每一次见到她,心里总会有点无由来的惋惜,不过,却一直都不敢胡乱表露出来。(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未完待续请搜索飄天文學,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嗯,说到荆襄地区的谋臣,刘易还是有点遗憾的,那就是蒯家兄弟蒯良、蒯越。就才华而言,他们兄弟,的确要比伊籍更胜一筹,可惜,他们现在已经投了曹操。

另外,孙乾、陈震等人,亦可以重用。

刘易近段时间。虽然在洛阳,看似在享受着无边的艳福。实际,更多的是与朝中的群臣的议事。

新汉朝洛阳、长安、并州晋阳。还有塞外大漠无边广阔的地区,荆州、幽州。这些地方,原来的城镇地区,要维持其正常的发展态势,确保哪怕换了人来主持事务,也依然可以平稳发展,不会影响正常的增长发展势头。那些收复回来的地区,幽州、荆州现在的冀州等地,如何让那些地区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生产秩序。并且还能让那些地区的百姓,可以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慢慢的向新汉朝旧有的势力之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看齐,这些,都需要刘易与一众群臣来制定策略,确定如何施政。有时候,不是说,派了一些文官到了各地去开展工作就可以让一方百姓安定繁荣的,主要的。还是得要朝廷的宏观调控。那些被分派到地方去的文官,他们只是把当地的真实情况反映回来,在他们那特有的条件之下,如何安抚安稳好当地的百姓。并引领当地的百姓展开新生活。这些,都需要新汉朝朝廷的关注及支持。

比如,被新汉军打下来的那些势力地盘。当地的百姓的真实情况如何?他们有什么的需求?如果一些地区,就如当初遭受到暴乱的地方一样。百姓早已经民不聊生的,在那样的局面之下。那些文官就算有再多的办法,也是没有办法带领当地的百姓走上正常的生活的。这必须要朝廷调拨必须的一些物资支持,先让那些地方的百姓可以活得下去,如此,方可以再考虑其他的事项。并且,每一个地区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平原、山区各有不同。尤其是山区,那些地方的百姓,生活艰苦,要如何才可以引领那些百姓走上充足富裕的生活道路呢?这些事,会让满朝臣民都伤透脑筋。而刘易也知道,这种事,在后世所谓的太平时代,山区依然是最为贫穷的,穷到没有人相信。

所以,现在,刘易想要让整个大汉的百姓,都能过上真正的充足生活,怕还真的不容易。

现在在新汉朝开展的各项产业,也得要铺设到收复回来的地方去。比如建筑方面,大汉各地的百姓,城镇内的还好一些,一般的村落,百姓居住的,大多数都是茅草房。嗯,不要以为,后现代当中,看到那些茅草房觉得很有意思,实际上,一年当中,都不知道要修理多少次,茅草会**得很快,每逢刮风下雨之后,都得要修葺一次,甚至,有些还会倒塌,一年下来,因为承受不住风雨而至房屋倒塌而造成的伤亡事故,几乎是每个县镇都有发生。所以,要尽可能的让百姓住上更加坚固耐住的砖瓦房。暂时,混凝土还不太适合推广,暂时还是在研制当中。并且,那种钢筋混凝土建设,就如今的大汉条件,也不太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做得到的。

砖瓦房就比较好推广的,从烧砖制瓦到修建房屋,工艺并不算复杂,一般的百姓,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摩学习,都能上手,很容易向各地的百姓推广。当然,一些有钱的人家,他们还是更喜欢木建的古风建筑,这些,的确要比纯用砖瓦盖起来的房屋要美观许多了。但,新建的建筑,一般都用砖瓦了,那种用纸糊的窗户,也都用上了透明光亮的破璃。

这些,的大汉百姓住的方面,亦是大汉百姓人人所关心的事,其实,在后世亦一样,没有人不关心住的事儿。如果将这些在整个大汉都推广开来,起码可以释放许多劳力,房屋一旦建成,起码可让人住上十年都不用如何修整,每逢刮风下雨,百姓也不用再担心自己的房子承受不了,除非是十级以上的狂风。有了安心居住的房屋,百姓才会有心思更加努力劳作,并将精力都放在如何发家致富的事上来。

当初,刘易让人为那些流民建了这样的居住房屋,亦是让那些百姓安心追随刘易,忠诚于刘易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决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