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毛城之战(二)(3 / 4)

加入书签

果不其然,虽然还是夏末初秋,天气算是比较炎热的时节,但是,一到傍晚,就起雾了。气温也让人稍感到有点凉意。

赵云带着十八亲卫,以及另外一两百军将精锐,先是利用山林及薄雾的掩护,时而贴着一些山道下的山壁。静悄悄的摸近裂谷山崖之下。

对于赵云来说,攀爬这样的山崖自然是小儿科,因为。他本人就是在太行山脉当中长大的,少时就在常山学艺。常山同样是险峻的大山。

不费吹灰之力便攀上了崖顶,果然如赵云心里所料。袁军采用守株待兔的方式。早在这里潜伏有士兵,一些巨大的石块,已经被他们搬到了崖边。如果没有敌军从下面经过,这些石块可能会永远都留在崖顶上,但是,万一有一天,被他们守到当真的有敌军从下面经过的时候,这些大石块就能发生作用了,而被分派在这里守候的袁兵,也就能立下奇功了。

不过,暂时虽然看到有状况,但却没有看到有袁兵,连绵两三里长的崖顶,要找出藏着的袁兵,还不是太容易的事,何况,自身也得要小心,不能让袁兵发现了自己。

“屁话,我们都是新汉军,主公三令五申要求我们,打仗的时候,要勇敢,而行军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再谨慎。现在,我们大军已经到了这里,前方,就是一个可以埋葬我们全军的一个险要之地,如果我们贸然的率军进去了。一旦发生了意外,这就不是你我能够承受的损失。追随我们的,都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绝对要小心。这里,离山外的毛城很近,我估计,就算没有袁军的大军,也一定会有袁军在这些地方盯着,我们一进这裂谷,必然会让袁军发现。你说吧,别拍马屁,我们要如何进行?”

“是!将军,这个裂谷,两边崖顶,末将估计都会有袁兵把守。不过,袁军的人马估计不会太多,最多不会过千人。因为地势的问题,袁军不用布置太多的人马,就足可以让我们喝一壶了。他们的重点,应该是放在毛城东面。不过,这一整片山区当中,末将认为,必有过万的袁兵,分散藏在山里盯防阻击我们。”苏城道指了指眼前的裂谷,还有附近的一些险要山岭道:“看这些山势,袁兵一定会分得比较离散,每一处地方的袁兵,他们只负责他们各自的区域,对于别的山岭盯防的袁兵,他们互相之间要呼应却也不是太过容易的事。因此,末将认为,我们现在,就先躲在这山岭当中休息,待到天快黑了,末将与子龙将军,各自率一百两百精锐将士,分别潜上裂谷两边崖顶,将上面的袁兵悄悄灭了。然后,利用夜色的掩护,我们的大军,连夜潜过去。”

“哦?这样行么?在山间走夜路本就不容易,何况还要攀崖?”赵云有点犹豫的道,要知道,山道崎岖,白天行军都不容易。

“子龙将军放心吧,末将保证,我军一定能在前半夜就安全通过,说不定,后半夜就能赶到袁军的骑军大营,说不定还有时间让我们休整一会,到了天一亮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对袁军的骑兵大营发起突袭。”

“嗯,那好,就这样,争取下半夜赶到袁军骑军营,最后能在天一亮的时候,趁袁军最为松懈的时候,发起攻袭。”赵云觉得这个办法不错。

太阳早已经沉了下去,天色亦慢慢黑了下来。赵云耐心的等着,密切的留意着崖顶的状况。

许久,赵云才听到了隐隐的有人声传来,一招手,引着与自己一起上来的两百余军将精锐,沿着人声寻去。

毕竟。如果不能肃清山崖顶上的袁兵,自己军肯定是不能从这里通过的。

“子龙将军。要注意的是,在消灭崖顶的袁军之时。可不能让袁军发出示警声,否则……”

“如果崖顶的袁军不多,赵某有信心让他们发不出半点声响。”

“那就好,现在还不能行动,要等傍晚时候,天色朦胧的时候方可以行动。在山里,一般到了傍晚,应该都会起雾的。”

赵云完全同意苏城的行动方案,商议了一下细节。便传令下去,让军士暂且藏于山林当中休息,待天黑之后,再行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