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臧霸投汉(3 / 4)

加入书签

嗯,这当中,曹操虽并必真的把一路所夺下的城镇都屠了,可是,曹操的军马,的确是屠杀了一些无辜的百姓。这使得臧霸觉得,曹操如此嗜杀之人,不是值得他相投的人。

反正,就算是敌对势力的百姓,也不能乱杀的,曹操杀了,那就不是明主。这是臧霸心里的想法。

如果让曹操的军马进入自己所辖的地区,那么,泰山的百姓,将会面临一个怎么样的下场?泰山人为贼,这是世人的常识,如果,曹操的“官兵”将泰山的人当“贼”来杀了。那臧霸找谁哭去?并且,当时杀了曹操父亲的人,就投到了泰山来,如果曹操在夺得徐州之后。在其暴怒之下,下令屠了泰山一带的百姓呢?臧霸真的不想看到泰山血流成河的情况。

当然,吕布也不是明主,不过,在当时的情况之下,臧霸觉得,也只有像吕布这档勇猛无敌的人,才可以敌得住曹操。特别是当吕布兵败退到了泰山一带,为了防止曹操的大军会顺势杀入泰山地区,臧霸只好投了吕布。希望能借吕布的武勇,保一方平安。

臧霸投吕布,并不希望从吕布的手上得到什么,只希望,可保一方安靖。

臧霸听完,眼角一跳,心里不禁暗惊。因为,如果曹操的军马,在前进之前,先放火烧林,那么,他手下的军士,就算是再厉害,恐的都难以再和曹操的大军对抗。

“吕布是贼,曹操是兵。”程昱道:“具体的,相信你自己也能明白,你就给我一个准话,你欲为贼还是为兵。”

“这……为兵又如何?为贼又如何?”臧霸没有立马答应什么,转而问道。

如果现在,臧霸还只是孤身一人,那么,他要投谁不可以?可是,他却不能轻易的做决定。因为,他现在可是数万军马的首领,还要担负着那么多泰山百姓的安危问题。

其实,之前,臧霸其实就有投曹操的心。但是,曹操军的所作所为,让臧霸觉得有点寒心。所以,后来慢慢的就打消了投曹操的念头。

现在。曹操的大军已经到了山东济南,随时会率大军进入泰山地区。这就逼得臧霸。不得不考虑一下是否要投曹操的问题了。

投曹操。暂时应该可保泰山地区的百姓无事,可是,臧霸也不得不担心曹将来会秋后算帐。

嗯,泰山贼泰山贼,已经闻名天下了。就有点像当年的黑山贼一样,人人闻之色变。是泰山贼杀了曹操父亲。这杀父大仇,谁敢保证曹操什么时候要报?真凶虽然已经被杀了,人头也送给了曹操,可是。谁都知道还有余党,成了泰山贼当中的一员。谁知道曹操什么时候会再对泰山地区再开杀戒?

当初曹操兴师为父报仇,进攻徐州。臧霸为何要采取观望的态度?并没有率军助陶谦?就算陶谦给他连下了数道命令,臧霸都没有率军相援,这是为何?

因为,臧霸当年归顺陶谦,只是与陶谦谈好了条件,让陶谦答应不能轻易的出兵进入泰山地区剿匪。因为,兵既是贼,与匪无疑。泰山地区,的确是匪贼众多,可是,百姓更多。在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情况之下,泰山境内的百姓与匪,其实是不分家的,匪即是百姓,百姓即是匪,更多的百姓,为了自保,他们也打起了山贼强盗的旗号。一山一村的百姓,人人都是匪,但是,却也是普通的百姓。他们,如果没有外来的影响,可能就会一直如此生活下去。可是,若来了官兵,他们哪里管谁是贼谁是匪,谁又是普通的百姓?所以,不管是什么人的兵马,进入泰山地区,所有人都会遭殃。

在那些官兵的意识里,总会觉得兵就是兵,贼就是贼,官兵捉贼杀贼,是天公地义的,杀了就杀了。可是,没有人会想到过,其实在世人眼中的贼,其实只是普通的大汉百姓。

作为回报,臧霸当年,的确为陶谦稳定徐州做出了不少贡献,还为其铲除了一些不服陶谦治理的人。助陶谦稳定了徐州的局面。这算是臧霸为投答陶谦不出兵泰山地区而为其做的事。

后来,曹操进攻徐州,一路屠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