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2 / 3)

加入书签

如何处置他们还真的是一个问题。

刘易想了想,直接给黄叙他们下令道:“所有匈奴人妇孺,都赶进我们在朔方城前的军营,嗯,每个人都要仔细搜过身,不能携带利器。我们的东西,就腾出来,搬进朔方城,暂时,就让她们呆在军营里,吃喝的问题,由我们统一供给,他们所有的物资,我们都没收起来。待真正解决了匈奴的那几十万大军,我们再把这些妇孺押进并州,如何处理,就按以前的处理方法。”

“那、那这些匈奴的男人呢?”黄叙又问。

“匈奴男人?呵,他们必然不是真心投降我们的。所以,把他们的兵器衣甲什么的都收檄起来。暂时全都收押起来。就在朔方城内圈出一个地方,作为关押他们的俘虏营。另外,慢慢肃清,谁是部族首领,谁曾经到过我们汉境去掠夺的,不要手软。不,先另外区别关起来。”刘易说着,心里一动。道:“对,就是区别关起来,将来,我们要给这些匈奴人开一个审判大会,向我们汉人、大漠草原上的异族人,宣布他们的罪状,然后斩首示众。让所有的异族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无故迫害侵犯掠夺别人的人,都是强盗,是恶贼,最终要接受所有好爱和平的人的审判,要被处以极刑。这样。也可以起到宣传我们新汉朝的政策方针的作用,又可以威慑住一些不太服从我们治理的异民族,可谓一举多得。”

荀彧眼睛一亮道:“审判大会?不错,这个可以搞,我赞同。亏主公能想得出来。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至于在大漠如何屯兵,刘易也想好了,之前的天镇就是一个试验。刘易觉得,可以在大漠当中,修建更多的天镇,作为新汉军屯兵的点,同时也作为异族人聚居的地点,只要让那些逐草而居的异族人能够定居下来,才能更方便新汉朝的管治,也更容易通过新汉朝的引导,让他们更容易的生存,不用再担心朝不保夕、有什么自然灾害的时候,就会面临部族的生存危机。

想要管治好这么多异民族,让他们慢慢的汉化,不能一味的采取打击的策略,还要有一个让异族人都看得到的美好生活前景。

而这些匈奴人,就可以作为到时候修建大漠城镇的劳力。

还有,在大漠当中屯军,也可以采用后世的方法。驻守大漠的新汉军,他们可以采用轮值的办法,每一支军队,两年轮换一次,如此,就不用一支军队留守大漠一辈子什么的。当大汉一统之后,新汉军的军制可能也会有一些改变,比如可以采取自愿的办法,汉人参军,够多少年之后,就可以申请退役,而一些适龄的青年,必须要入伍服役,服役够年限之后,才可以申请退伍。

如此,可以使得新汉朝不用担心兵源的问题,也可以在某一程度上,让汉人保持一个强盛的态势。让每一个汉人的男人,都有过军伍的经历,让他们经过军伍的锻炼,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只要长期保持下去,万一大汉再遭受到一些外敌入侵的时候,那时才能真正的全民皆兵,每一个汉人男人,只要拿起武器,就是兵。

“呵呵,这也没有什么。我是想,如果我们就这样把这些匈奴人斩杀了,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们新汉军都是嗜杀之徒,但我们搞这么一个审判大会,就能让大家都可以非常真观的看到我们新汉军、新汉朝是一个怎么样的政权机构。

“好好,主公,这些事交给我们来处理就行了,主公你先和主母们回大营去。”黄叙亦觉得刘易的方法可行,高兴的道。

兵役制,将来是一定要实行的。

而屯兵于大漠,也正是可以锻练汉人的好机会,让他们在大漠生活一两年的时间,可以锤炼出他们一股军人的气质出来。

现在,刘易对于如何治理大漠的方法,心里越来越清晰,已经有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蓝图。

在刘易面前,荀彧、黄叙等等一众将领也暗暗的松了一口气,因为刘易并没有坚持要他们把朔方城的匈奴人全杀了,面对着这些妇孺、降兵,他们还真的难以下得了手。

不过,朔方城内,足有四十多万匈奴族人,全都是妇孺,另有十来万人是匈奴兵,但真正青壮的,却也就是几万人罢了,因为匈奴兵也有许多才十三、四岁的小兵,以及一些几乎有六十岁以上的老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