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谋定而动(2 / 3)

加入书签

盔甲兵器这些,都要换上最精良的,如果不够那么多就没话可说,但不管如何,都要保持军士以一个最好的精神状态出击。特别是那些弓箭兵,他们所要用到的弓箭特别多,如果军械部打制不出那么多的箭矢时候,他们也要自行制作一些箭矢备用。每个弓箭兵,每人带三个箭筒,上百支箭是必须的。

他们的箭矢,会有一些是锋利的铁箭头的箭矢,这些箭矢,很重,也要比一般的箭矢长一点,这些是用来破甲的箭矢。虽然在洞庭湖新洲有一个铁矿,使得刘易并不太缺少钢铁打制一个小小的箭头。可是,打制这么多的箭矢却虽然非常多的人力来打制,许多箭矢,还是原来打制存下来,然后运到洛阳来的,如果是临时打制,制定打制不了太多。

如果在这种箭矢不太充裕的情况之下,军士会携带一筒利箭,然后自己找些硬木或竹枝来制箭,又或把箭制成火箭。

不带箭头的箭矢,那些硬木或用竹做的箭,也一样锋利,虽然不能破甲,但是若射在敌兵身体不带甲的地方,也一样可以透体杀敌。

这个时候,百姓都要忙于夏收,所以,并没有动员太多的百姓帮忙准备这一次的出征事宜。包括负责派给作战主力运送辎重粮食的人,都是从洛阳正规的守军中调兵,并没有征召一般的平民百姓。

攻伐弘农郡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戏志才等人的意思,是要尽快开始发动进攻,主要的原因,与刘易急着和袁绍、公孙瓒联手攻伐黑山张燕的原因差不多。因为现在可是夏收期,百姓都已经开始收割粮食了,董卓军肯定要趁机抢掠粮的。特别是洛阳地区,在荀文若与其叔父荀爽、杨彪等人的管治之下,到处都种满了稻谷,他们就怕董卓军会穿透防线。进入自己的地方来搞破坏。

所以,哪怕现在甘宁还没有这么快把攻城器械送来,但他们还是想尽快发起进攻,只要把董卓军围困在弘农郡,然后等待甘宁把攻城器械送来,那时就是弘农郡守军的未日了。

所以,问题就在这里。弘农郡内,怎么说也有大大好几万大军,差不多有十万,自己可动用的大军,二十来万,以二十来万围困十万人,怕是难以围困得住,他们要突围的话。兵力展开了围困,必有薄弱之,所以。能不能围困得了弘农郡内的守军,这是一个问题。

还好,这个问题并难不住四大军师,他们决定采取围三缺一的方案,似留郡城内的守军一条逃生的道路,但是却在半路埋伏,如果他们敢弃城逃走的话。必会消灭大量的兵力。

另外,如果太史慈的动作能快速攻下郏关,然后大军堵在函谷关外,让弘农郡逃出来的董卓军无处可逃。那时候,他们除了投降之外,就只剩下再返回弘农郡据守这一条路可守,可是,退回弘农郡,那也是在等死。迟早都是投降的路,要不,就是死。

可以说,这一次征伐董卓的事,是在悄无声息之中进行的,除了参与了商议的人以及接到命令准备出征的军士,许多人都不知道一场大战要即将开始。

夺下弘农郡。余下的事,就是如何后续进攻的事了,不过,那些似乎没有什么的弄巧可说。一座座的关隘,拦住向长安进军的路,要想攻到长安,必须要一座座关隘打通。这个时候,董卓也必令其手下的人严阵以待,死守着关隘,绝不会轻易让刘易攻杀到长安的。所以,一切还得先攻下弘农郡,把一个完整的洛阳地区完全控制在手里再说。

刘易没有多说,当即任命上将军太史慈为全军的统帅,由他协调全军作战,四大军师协助他发布军令,给太史慈出谋划策。另外,征西将军黄叙与及征东将军许诸,为副将,分别统军行事。余下的,颜良、文丑他们,亦各有军令。

计划定了下来,接着便是准备工作了,每一个军将,都有各自的命令任务,要在出兵之前,把所需要准备好的东西准备好。

战前准备,无非就是动员军士,提升军士的士气,然后,准备好盔甲兵器、粮草等等。

有些军队,不会派后勤辎重支援的,所以,军士得要去领取足够他们执行一次作战任务的军粮,一般,几天以内可以解决战斗的,都不会派给辎重队。由军士自带几天的干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