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三公同遭罢官(3 / 4)

加入书签

董卓此言一出。朝中众臣不禁哗然。

董卓一句话,不旦承认了迁都之事,并且,还想马上进行。话中,又欲与朝堂中的所有文武百官一起迁到长安去。

董卓的话,不是说出来给众臣讨论商议,而是直接赤裸裸的威胁命令,一锤定音。

整个皇宫,都是董卓所控制的,殿堂之外。军士执剑肃立,龙座之旁,董卓杀气腾腾,阴霾傲然,这使得众臣一时胆怯,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朝廷三公之职,原来的太尉一职由袁隗长期把持,另外的司徒、司空两职。就有如是走马观花一般,换人如换衣一般的随便。

其后,董卓便披甲挂剑,在一众铁甲亲兵的拥护之下,施施然的上朝。

近日,迁都之言尘嚣四起,洛阳城内人心惶惶,朝中的文武百官亦然,特别是董卓军近几天像疯了一般的四出抢掠,让朝官人人自危,当看到了李傕、郭汜二将驱赶了近百万百姓到了洛阳,百官便知道大事不好了。

但是,董卓已经有几天没有上朝,这使得文武百官更为不安,他们想问清楚董卓到底想怎么样都没有机会。

见到董卓终于来到朝堂。不少多少还心系大汉社稷的官员便壮起胆子来询问董卓迁都之事是否有其事。

董卓这天前来与百官相聚,自然是来摊牌的,他直接走到了龙椅之上,站在神色有点呆滞的皇帝刘协身旁,冷眼环视百官。

因为袁绍、袁术兄弟率军参加盟军,董卓怕袁隗会与盟军里应外合。便先灭了袁隗满门,袁家上下亲族三百多口人,无一幸免。而太尉一职,袁隗被杀后,还没有来得及任命,只有一个暂代的代太尉黄琬。

如今的司徒,却是杨彪。

这杨彪倒是一个人物。杨彪字文先,弘农华阴人。少年受家学的熏陶,初举孝廉,州举茂才。汉灵帝年间,以博学旧闻,公东征拜议郎,迁侍中,京兆尹。光和年间黄门令王甫佐门生勒索各郡财物七千余万,杨彪揭发了他的贪污行为。司隶校尉阳球因此奏诛王甫,国人无不拍手称快,杨彪被征召为侍中,官拜五官中郎将,并迁颖川,南阳太守,和三迁永乐少府,太仆和卫尉。乃汉末名士杨修之父。

他在董卓所持朝政的其间却还可官至司徒,这和当初李儒提仪董卓启用民间名士为官,以收取民心的提议有关。

献帝刘协,自从做了董卓把持的傀儡皇帝之后,在董卓的威逼之下,他的性子也变了许多,少了几分以往的机脱,多了几分似以前少帝刘辩一般的唯诺,整天紧张受怕,生怕一个不小心惹得董卓不高兴便引来杀身之祸。他亦是现在也才明白,明白当初皇兄刘辩为什么会似做什么事都胆小怯懦的样子,原来便是做这个皇帝,没有一点自由快乐,反而要被别人所威胁,每一天,过得都要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他对于盟军讨伐董卓之事,自然也是知道的,还知道太子太傅刘易亦已经起兵,他多么希望,师父刘易可以像带走他皇兄刘辩那样,把他从董卓的手中救走。早知道董卓是如此可恶,那么当天他说什么都不想跟董卓走了,他甚至,宁愿被杀了,也不想再跟董卓走。

可是,他已经在董卓的手中,再后悔也没有用了。他不想死,所以,他只能变,变得乖巧听话,董卓说什么,他便是什么,一切,都顺着董卓的意见,因为他想活着再见到皇兄,见到师父刘易。

所以,董卓别说是站在他身旁了,哪怕是坐上他的龙椅,他都不会有什么意见,只要他可以活着。

董卓也没有再弯弯绕绕,直接冷然的道:“汉东都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吾观旺气实在长安,吾欲奉驾西幸。汝等各宜促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