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到达陈留(2 / 3)

加入书签

本来,因为刘易的关系,哪怕不用孙坚像历史上那样杀了宛城太守索要军粮刘易也可以让秦颉弄一批军粮送给孙坚。但刘易想到,历史上孙坚也在宛城弄得了大批的军粮,可在攻伐董卓其间,没有多久便缺粮了,想到这些,刘易才记起这一次盟军之中的一个非常可笑的事儿。

那就是天下英雄联军盟誓结盟之后,不少人争相争做盟主,但最后还是袁绍做了。既然有了盟主,那么盟军的一切行动,都要听从袁绍这个盟主的命令,否则,行动不能统一,盟军便如一盘散沙,要谈讨伐董卓那是不可能的。天下英雄也有这种共识,尽管不少人对于袁绍做了盟主心有不服,可也默认了袁绍的命令。

而袁绍也知道盟军中不少首领对他心有不服,为保盟军对他的军令不会阳奉阴违,他的第一个命令,便是要求盟军各部,每军仅只能留下三天的军粮,多余的军粮,全都集中起来,统一发放给各军。如此一来,掌握了各军的军粮,便等于是各军的命脉,不会再对袁绍的命令阳奉阴违。

袁绍的这第一个军令,不可谓不毒,但是,作为盟主的第一个命令,从人却又不得不遵从。第一个命令大家都不执行了,那么还用得着发出别的命令么?

嗯,刘易知道了是一会事,此时此刻,刘易觉得自己也没有义务责任去对王睿的妻儿施以援手,没有义务去把他的妻儿从刘表的手里救出来。再说,刘易现在又哪里有时间去管这些闲事?所以,只好把这些事抛到一边,一切,还得看今后的机缘,有机缘的话,也不防伸一伸手,毕竟,王睿也不算是大奸大恶的人,他的妻儿也是无辜的,能帮便顺手帮一把没关系。

孙坚本打算仅在襄阳停留了一天,稍为整顿了一下兵马,给军士换上了更为精良的武器,再带足的粮草,便准备拨军出发。但让人意外的是,襄阳百姓当中,也有不少义士,他们风闻长沙太守引军讨伐奸贼董卓,来到襄阳把不肯起兵的襄阳太守王睿给逼死了,早有心想去为讨伐奸贼董卓出一分力的义士,纷纷来到孙坚军营,要求参加孙坚的讨伐董卓的义军。有兵员送上门来,孙坚自然不会客气,当下又花了三天时间,在襄阳招兵买马,他看到襄阳城内并没有乱象。也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襄阳城守军的大本兵马都收编了进去。呵呵,刘易不想要,他孙坚却是多多益善。不怕兵多。这样一来,孙坚的军马,加上本部两万军兵,共计接近了四万人马。

历史上,孙坚在襄阳逼死王睿,尽得了襄阳的军械粮草之后,兵力也的确是激增到了几万人马。现在,也只会比原来的只多不少。原来历史上,孙坚一不做二不休,到了南阳,也就是宛城,为了得到更多的军粮,便杀了当时的南阳太守,在南阳索要了大量的军粮才率军前去陈留与联军会盟。

不过。现在宛城太守可是秦颉,是刘易的人,刘易自然不会再让孙坚像历史上那么干了。只是。刘易对于孙坚在襄阳大肆增军感到有点无语。本来在襄阳城所得的粮草,足够孙坚原来两万军马一两个月之用,可是,多了这么多人马,他现在所得的军粮,也就仅够一个月之用。在没有在宛城弄得大量粮草的情况之下,刘易还真的不知道将来没有了军粮之后,他的这支大军将要如何生存下去。

刘易与孙坚离开洞庭湖是在甘宁、黄叙等人行动之前,所以,刘易到了宛城。黄叙也没有那么快便率军来到。

孙坚大军扎于城外,刘易进城去见了太守秦颉,与他密话之后,才再到了城内的何家。

何真已经去了,刘易离开后,没有了元阳真气维持何真的性命。他捱不过冬天,早在年前便去了,皇后何婉有书信告知刘易,此刻,皇后何婉与何进之妻伊夫人还在为何真守灵之期。古时候,若是太平盛世,死人是很隆重的,忘记了那个年代,家里有老人死了,做儿子的,无论在外面做什么,都要回家去守灵,嗯,似乎也叫做守考。并且,让人无语的是,这一守,便是三年,原来做官的,也要辞归家守灵,待三年期满,才可以再进仕为官。

但此汉时,守灵多久,似乎没有太严格的规定,一般都是三两个月。

皇后见刘易突然到来,惊喜之下,又伏在刘易的怀内哭得像个泪人,刘易好不容易才安抚住她的情绪。

天下群雄盟誓讨董在即,刘易并没有在宛城多待,甚至,也没有与皇后真的欢好,主要是,她在守灵之间,根本就没有一点那种男欢女爱的心思,刘易也不好对她强来,毕竟,刘易也没有急色到如此地步,再说,身边也有元清、黄舞蝶、阴晓三女,刘易,不寂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