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求瓜得豆(3 / 4)

加入书签

刘易不置可否的笑道:“呵呵,请问陈公子,尔可知律法是从何而来?律法又有何用?”

“这、这个,律法当然是人制定下来的,至于有何用,那、那还不是让人人遵守,如果这世上没有了律法,那岂不是全乱套了?”陈群理所当然的道。

“你错了,律法是人制定下来的没错,让人人遵守也没错。错就错在,执法的人。我是太子太傅没错,可是却不是真正执法的人,当有些人,其心及其能都凌驾于律法之上的时候,尔如何去让他遵守律法?人心不古,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时候,尔跟他们谈律法,行得通吗?”刘易大有深意的看了陈群一眼,再道:“你错在还弄不清楚律法有何用的。”

陈群有点不服气的道:“那你说律法有何用?”

“律法,当然是大治之用!乱世与豺狼谈律法?你去试试看?你以为董卓能听得进去?他能遵守?在他的眼里,他就是天,他就是律法!”刘易不留情面的打击一下陈群道:“陈公子,莫非你还天真的以为,现在的大汉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候?莫非你还以为凭着空口白话的汉律案法,天下蠢蠢欲动的群雄便全听你的?然后各就各位的一心一意顺服大汉朝廷,尽力尽力的遵从律法去办事,去兴盛大汉?这未免太可笑了吧?也未免太天真了吧?”

陈群见刘易并没有半点高官达人的傲气,他脸上的傲色也不禁收敛了起来,正容问道:“请问太子太傅,你在朝廷身处高位,应该把朝廷的情况看得非常清楚,我们不及前也收到了消息,才知道京都有变,先帝驾崩之后继承正统皇位的少帝,竟然被董卓逼宫。退位让弟登基,此等乃是谋逆之事。堂堂大汉,何以沦及至此,何以任由一个匹夫如此藐视汉室朝廷。践踏汉室正统权威?敢问太子太傅,大汉朝廷,为何会沦落至此,盈弱至此?”

“这个……”刘易想不到陈群会问出如此尖锐的问题来,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之下,一时间不禁有点语塞。大汉朝廷为何会沦落至此?为何会任由一个匹夫践踏皇室权威?这个可是一个极具学术性的问题啊,刘易不得不认真考虑一下。

陈群似乎也不是太急。只是静静的盯着刘易,等着刘易的作答。

“真是陈家小子,你咋就这么多问题?这个问题太过广泛,你让人如何作答?其中的原因有太多。主公,不用管他,在许昌,我们都知道他是一个问题小子。”荀彧此时却回头,笑骂着对陈群道。

“额。原来文若兄也来了。”陈群和荀彧都是许昌人,大家都是世族子弟,互相认识并不奇怪。他见到了荀彧,赶紧施礼。

先前有荀家家主荀俭语带责怪的说刘易怎么不与董卓相抗,阻董卓逼宫另立皇帝把持朝政,现在又有陈群这小子怀疑刘易不尽力尽力为汉室朝廷办事,这还真的是泥人都有三分气。如果自己有这个实力可以和董卓相抗的话,又岂会主动离开洛阳,任由董卓进据洛阳?

“小子。看你是读书读呆了。闭门造学问,脱离实际。”荀彧见陈群被刘易一翻话说得有点脸红红的落不下台,插话道:“我知道你自小便对律法感兴趣,也心里有抱负。想以法治天下。不过,光是在书院里空谈没用的,还得多去看看游学,根据实情,才能制定人人自觉遵守的律例。对了,你听说过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没有?”

“嗯,正如文若所说的,其中的原因有太多。不过,依刘某看来,其中最主要的,便是帝权旁落,早在先帝或者桓帝之时,帝权旁落的事便已经初见端倪,非一朝一夕沦落至此。大汉皇权。要不是由外戚便是宦官把持,弄得君不君,臣不臣,到现在,大汉律例已经起不到约束那些权臣的作用。不过,刘某却不甚清楚详解大汉律例。或许是大汉律例不够完善,使得整个朝廷不时出现一些情况,帝权旁落,造成汉室衰微,到如今,竟可让董卓这样的匹夫都可把持朝政。”刘易知道陈群这小子对律法的东西应该非常敏感,所以,便把话题引到律法方面来。

陈群听了果然眼睛一亮,也不顾荀彧了,接着刘易的话说道:“对对,想不到太子太傅也看出问题所在来了,据我的研究,发现大汉律例的确有着许多不完善之处,他没有一种妥善保护汉室正统的律例,没有明确规定,凡是后宫女人、外戚、宦官不得干政的条例,或者有,但是却得不到完整的实行。以至于外戚、宦官以及权臣争权夺利的情况。”

“长文兄弟对律例还真的研究颇深啊。你说的,怕便是大汉如今局面的主要原因。”刘易见陈群果然是对律法方面的东西有研究,称赞了他一声。

“太子太傅也看到了啊,可是太子太傅,既然你也看透了这点,为何你不依律例与董卓周旋,阻其把持朝政,助帝肃清朝廷,使其大汉律法通行,人人依律例办事?”陈群说着,话语又带着点责问的样子。

毕竟陈群现在还年轻啊,看问题还看不透本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