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六章 董卓进城(2 / 2)

加入书签

西园八校尉之一,下军校尉鲍信,他是原来鲍鸿死后,何进好不容易才再夺回来的一部兵马,现由鲍信统率这个鲍信,虽然是一个武将,但是,却也非常有眼光,心有计略,也算是一个敢作敢当的枭雄级人物他见董卓率着三千铁骑在城内横行,便对袁绍进言,说董卓心怀异心,可趁他进城的时候,尽起西园八校尉的军马,于城内将董卓斩之但是袁绍可没有这样的敢略,只是以言词推搪之,没敢轻动他又找到了司徒王允,但也是得到推托的言词鲍信见状,顿感心灰,便引本部兵马,返家乡投泰山而去

如此,近两年风头颇大的西园八校尉,也就差不多分崩离析了

董卓见自己已经在朝廷上立威,所言之话,朝中文武百官无不摄服,便和女婿李儒商议,准备废帝立陈留王之事

而李儒也认为,此事应该尽快解决,事急不能慢因为,董卓就算在朝中已经立下威势,但是少帝始终都不在他董卓的手上掌握着,所定下之策,最终还得要少帝点同拟下圣旨才会生效而可虑的是,刘易暂时还能保持沉默,若刘易持帝之宠信,站到了朝堂之上和他董卓相抗的话,谁能够主持朝政还真的要两说另外,并州军马到京,也给董卓敲响了一个警钟他虽然已经收遍了何进大量的旧部,但是还有一大部份是不愿意投在他帐下的,那西园八校尉之一的鲍信便是一个例子万一让袁隗真的可以联合上城内的各方兵马,那么在兵马人数上,也和董卓相差不大,最少也可以和他董卓相对抗

所以,李儒便想到了一策,让董卓在京城占的一座官邸里大排筵会,遍请公卿,待众臣都到齐饮宴之时,董卓便可以在场借机提出,少帝无主,识见不明,不是明君,提出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皇帝的建议,到时候如果有人敢出言反对,便让刀斧手齐出,将反对之人立斩于席间,这样,便可以达到杀鸡敬猴,杀一儆百,让群臣震服只要群臣不敢反对,那么,这废帝另立之事,全成矣只要立了陈留王为帝,那么,刘易及羽林军,便可有可无,而皇,则用自己的人马护在皇宫,把刘易及羽林军驱赶出去

董卓的行动很快,他在昨夜,便收编了一支何进旧部,这支何进旧部,刚好便是镇守城北城门的军马如此,董卓也可自由进出洛阳城了

董卓和何进,一直都有往来那何进也是糊涂,把董卓看成是心腹,实则,董卓也早便借机拉拢收卖了不少何进的手下,所以,有何进旧部投靠董卓,那也是必然的事,在情理之中

董卓带着三千铁甲骑兵进城,横行街市,弄得鸡飞狗跳,城内的百姓因为传国玉玺失踪,城内兵马搜寻而弄得人心惶惶,被董卓的兵马再这么一闹,他们便加的恐慌了

董卓带着兵马,肆无忌惮,居然直接闯进了皇宫,兵马陈列在朝堂大殿之外的校场上,百官敢怒而不敢言

在朝堂上,董卓是嚣张无比,霸道强硬,索要诸多好处,连袁隗,在朝中也压不下董卓

实际上,只要皇帝一策立,便可以让皇下一道旨圣,撤去羽林军的编制,重组建宫廷禁军(未完待续)

董卓不用两三天的时间,便已经尽收何进旧部的兵马,袁隗因此而加的势弱他本来,还在商议着如何联合何进旧部再联同城守军一起对抗董卓的,可是,他没有想到,事情急转直下,以致使他原来打算联合城内兵马紧守城门不让董卓进城的计划不攻自破而对董卓的咄咄逼人,袁隗几乎是没有招驾之功

无它,袁隗现在的兵马,充其量不过是三、四万人,和董卓的二十万大军相差甚远加上,袁隗作为朝臣,有一些规矩他还得要遵守,他不可能像董卓这样,直接领着三千铁骑闯进皇宫之内他想和董卓对着干,可是,又摄于董卓的势力这是他第一次,在朝堂之上处处受制于人的

再加上,董卓动不动便是喊打喊杀,这也让袁隗胆怯,不敢轻动

还好,袁隗苦等的援军也终于来了并州刺史丁原,还有,被董卓摆了一道,在长安镇守的皇甫嵩将军,也领军回京了

西园八校尉,现在已经完全掌握在袁隗的手中,由袁绍统领着,但是,在董卓大军没有出现洛阳的时候,这一支兵马,足可以控制一切,可如今在董卓的二十万大军面前,便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