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好事多磨(3 / 4)

加入书签

“如今整个西蜀,共有的兵力,约有十万人。这其中,还包括万人的凉州新军。具体的分布是,暮云州四万人,凉地诸州五万人,蜀州一万人。”

六个州地,只有十万人,明显是不够。要知道,常大爷开春的征伐河北,仅仅两路大军,都共计十五万人了。再算上留守的,以及各个世家的私兵,加起来,徐牧估算的话,至少有二十多万人。

“主公,若是粮食不足,到时候,可以试着向渝州王购买。”

听到这句,徐牧不知该怎么说。如今的情况,在打下凉地之后,西蜀和内城,已经差不多是接壤了。

徐牧并不想,和常大爷因为疆土利益,而反目成仇。而且,他也知道,常大爷肯定也是这样的想法。

等哪日通了道路,徐牧还想着,在西域的都护府重新驻军,扬中原之威。当然,这事儿要稳扎稳打。

“文龙,凉地的征募,情况如何了?”

贾周取出一份卷宗,“征募情况很一般。主公也知,凉州并不算良田富庶,这两年来,董文南征北战,粮草也只是堪够。”

“正因为如此,董文才会想办法,要攻占蜀州,作为后方的粮仓。”

不管是流民,或是穷苦的百姓,在乱世从军的念想,无非是为了自己,以及家人的一口饱饭。粮草出现问题,征募的事情,也会跟着迟缓下来。

徐牧只希望,他和常四郎的老友关系,能长长久久的。等哪日天下太平,在春光明媚中,铺上一张草席,请七八个花娘,两人坐着闹着,喝上几杯老友茶。

“文龙,等常四郎从河北回来,这事儿另说吧。”

当然,徐牧可以选择,发出一道政令,强制拉丁募兵。但这样一来,便和先前的路子,背道而驰了。

“今年开始,蜀州那边,已经按着主公的计划,实行一年两稻。而凉地这里,命令已经下发,各路的大军士卒,在无战事的时候,也会跟着屯田。如果不出问题,明年西蜀的粮仓,应该会很富余。”

“文龙,典农官的择选,可都是自己人?”

贾周点头,“这是自然。共有七员典农官,都是我亲自挑选的。”

典农官的职务,便是司职农桑之事。这其中,若是有人做了硕鼠,对于西蜀的储粮大计,必然造成很大损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都市言情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