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用数据来对比 第三节 集团战术对比(1 / 2)

加入书签

其中师的编制中就编有炮兵团、骑兵团和辎重团、营(当时并没有独立的后勤部门)。因为当时的中国政府连轻武器都不能够完全生产就更别提飞机、坦克、大炮等重武器了、再加上当时的德国迫于日本的压力对中国实行轻、重武器甚至是弹药的进口限制。

“德械师”也只是完成了所谓的步兵的编制。而炮兵、骑兵因为火炮和马匹的严重不足。不得不进行缩减或者干脆就没有编制。而所谓的辎重团更是靠人来运输、靠独轮车来运输(也许有战友说了。淮海战役不也是独轮车推出来的后勤线吗?可那时候有老蒋这个大队长啊。咱不怕没枪支弹药。)

反观日本军队。成立单独的辎重运输联队、大量装备骡马、虽然没有达到同期欧洲军队的汽车运输模式的摩托化(汽车主要用来运兵)。可在当时中国公路基础薄弱、铁路不发达、时常遭受中国军队的破坏等等原因。而且军事武器装备绝大部分都实现自己设计制造、制式生产。而且国内军事工业发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底子厚实。枪支弹药、武器装备都能够源源不断地运输上前线。根本不用担心接续不上的问题。

中日军队军官战役战术指挥能力的差距

史迪威曾经有段非常有名地评价中国军队的话“低级军官对于命令,每能迅速执行。营长和团长的素质不一,但不乏优秀之士;至于军长、师长则问题颇大,这些人中很少是有效率的,他们很少亲临前线,更极少监督命令是否执行,对于来自前线夸大甚至错误的报告,不经查证,即予接受。”

根据史料记载(中国自己出版的,不是所谓的日本数据。请各位战友笔下留情)。中日双方之间的伤亡比已经超过了6:1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高的伤亡比呢?我们抛去感情因素外仔细冷静的分析。我认为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日士兵之间的兵员素质和战斗技能的巨大鸿沟。

抗战之前,gmd政府都是采取的志愿兵役制。真正实行征兵制是在1935年之后才开始试点执行并在抗战中推广。虽然很多的老兵都经历过了北洋军阀混战、中原大战和其他大小军阀之间的战争可谓作战经验丰富。

可是这些士兵大半经历的都是老式战争,连一战的高度都没有。更何况经过“凇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等的前两年的战斗,大批的优秀士兵大部都已经牺牲。而新投入的新兵很多都是强拉壮丁和欺骗等手段加入军队的。很多连小学文化都没有。更多到是连字都不认识。名字都不会写。其军事素质和战斗技能就可以想见了。

而日本士兵很多是经历强制义务教育,拥有教高学历、并且经过严格的军事技能、军事战术的军事强化训练。单兵素质高、格斗技术好、服从意识强。在单兵这层次的比较上来说。日军就占了很大的优势。还有拼刺刀技术。这更是差距巨大了。很多历史书上都说过,两名日军士兵有时候可以连续面对几名中国士兵而面无惧色。战而胜之。

当时的国民党军队军官绝大部分都是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出身。其他都是从士兵提拔上来的行伍出身。而保定陆军学校当时办校的时候效仿的就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教学的,虽然也有较高的军事素养,可毕竟是初级军官和中级军官学校。

最多也就是掌握了懂师一级战术和指挥技巧、对于象全面抗战所需要的军团、集团军甚至是2个战区之间的协同作战、步兵和装甲兵、坦克兵、甚至是和空军之间的协同指挥作战懂的都很少。

中日军队之间更加巨大的军事装备差距:

这个咱们专门开贴说明过武器装备的差距的,简单说就是中国军队拿着捷克式轻机枪、稀稀拉拉有那么一两挺的重机枪和迫击炮、小米加步枪、大刀片(连刺刀都没有)、忍受着日本军队的飞机、大炮、迫击炮、掷弹筒、轻重机枪、坦克等等轻重火力的狂轰烂炸、日本鬼子还没发起冲锋,就已经死伤无数、防御工事被摧毁殆尽了。哪怕是现在的抗日神剧也不能够否认这一点。

中日军队后勤补给能力的强弱和重视程度:

经过1932年的“凇沪抗战”和1933年的“长城抗战”之后,老蒋也认识到了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之间的巨大军事和装备差距,要挡住日本军队的侵略,凭现有的这批低素质军队是痴人说梦话不可能的了。

为了解决对日作战中暴露的中国军队的战斗力、组织协同能力、士兵战斗素养、军官指挥能力、武器装备差距、后勤保障等等能力的不足,更是为了以后能跟日本全面作战的需要,老蒋决定开始编练新式军队---“编练师”(因为专门装备的是德国军事武器装备、并且佩带德式头盔。所以也称之为“德械师”。其中最出名的就是87师、88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玄幻奇幻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