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国倾城 第77节(1 / 5)

加入书签

慎言顿住,握紧垂在两侧的手。

刘诩对着这样敏锐的慎言,半晌回神,“你……知道他?”

这个“他”,刘诩未言明是谁,但明显已知慎言心知肚明。慎言辩无可辩,滞了好一会儿,沉重点头。

“何时知道的?”刘诩突然转了话题。

慎言感受到了无声的压力,坚持了一下,重新撩衣跪下。

慎言最承受不下这样的刘诩,他心中叹气,“陛下,臣私心认为……”

刘诩松下神情,笑道,“朕还以为当了皇帝,听真心话的时候也没有了?”

慎言垂头,“陛下言重了。”

“臣私心认为,若此策能成行,必开我朝战事之先河。从此而后,逢战,不必非得血流成河;降敌,也可待之以人性,甚至,大齐上下尚武轻文之风,或可因此契机而有所改变。若真能形成文武并重的风气,假以经年,我大齐也必同中原秦地一样,文人武士各领风骚,大齐,再不必被冠以武国之称。守国靠武将,治国靠能臣,大齐的根基必会更牢固了。”

刘诩讶然,“你竟能想得这么深。”

刘诩收紧手指,心中却全明白了。

“你觉得他的身份可疑,觉得他恐怕对我不利,恐怕对大齐不利,所以,当我派你去找云姓小将时,你即使有了消息,也不预备告诉我对不对?”

慎言垂头,“臣……欺瞒圣上,罪该万死。”

“别跟我说这些官话。”一时间心中涌动的全是糟糕的情绪,“哗”地,她猛地推开案上的东西。

跪在案前的慎言略偏了偏头,东西全砸在他身上,崩裂的碎瓷片到底划到他颈下,一道浅浅的血痕无声绽开。

慎言神情却愈加凝重,“可是,招安固然是上否策,但在当下,却是万万行不通的。大齐自开国便是以武立国,兵强马壮,又值新灭秦,兵士士气高涨,全国民众亦然。现在剿乱初胜,举国上下正群情激动,从从都坚信能完胜。所以,招安一策,必不得人心。”

这话说到刘诩心里,她不由叹气。身居其位,她万分明白有时最好的策略却不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局。

“西南多山,土著民风剽悍,余下残匪虽不众,但却是最难缠的,况且民与匪本都同宗,若一意剿之,劳民劳力,且当地民怨难平,以后也不好安抚……”刘诩手握纸条,仿佛听到云扬一字一句的劝谏。她觉得心里有两股力量在撕扯,无法平衡。

慎言随着刘诩动作,目光投到她手中的字纸,沉了好一会,缓缓闭目,象是下了很大的决心,“另有一条……刘肃老王性情刚毅,最是火暴脾气,而此回平乱,老王的打法确与以往大不相同。数次战役布阵、设局,机巧精妙;辅以怀柔手段,甚为温和……此回招安提议,更是渗透着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韬略……所以,军中主事的该是另有其人,这是大家心照不宣的结论。只是往返战报,皆没有提及那人,诸大臣已经猜测不已,议论纷纷,若是他能带着军队,全歼匪患,便是陛下立朝以来头等功勋。可若是让他行了这从未行过之招安战策,恐怕会将他一下子推到风口浪尖,到时非议如潮,众口铄金,于他不利,于陛下也……”

刘诩抬目看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