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理顺(2 / 3)

加入书签

比起其他世家来,长宁伯府老夫人的做法已经算是极其宽和了,至少能够顾及到晚辈本人的意愿。

想到这里,王秀英的脑海里闪过那日在沈府与方何以的对话。

那日从花园回正院的时候,方何以曾经告诉王秀英:“订守亲以后,我也许还会再去南疆三年。”

当时王秀英愣了愣,以为南疆又将起战事,片刻之后迟疑地问道:“南越王不是已经向咱们大域俯首称臣了吗?还会有战事?”

“大的战事不会有,小摩擦总还是会有的。就算南越王是真心臣服,又怎知底下的人就能真心臣服?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宁国公府世代驻守南大门,稳固南边疆是宁国公府所有儿郎的使命。”方何以耐心解释。

王秀英自是知晓王子尧一直想要弃文从武。

去年北边关告急,陈平轩毅然投笔从军。

其实当时一起去报名的还有王子轩,只不过陈平轩报名成功如愿从军,王子尧却被贤王派人丢回了长宁伯府。

贤王区别对待这两个同龄人的原因,说起来很简单。

宣平伯府是以军功起家的,陈平轩从小习武,且武艺很不错,去了战场有自保能力。

就算王秀英不甚赞同“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王秀英并没反驳方何以的话,其中的道理她自然是懂的。

“是与你大哥和雨霏姐同行吗?”王秀英听袁雨霏说过,大约过了八月中秋,他们就将启程去南疆,故而才有此一问。

王子尧则不然,虽说跟着陈平轩学了些防身术,真到了战场肯定是不行的。

王子尧没去得成战场,却也激起了他习武的血性,硬是磨着王义浩和方氏替他请了个武师父。

原以为他不过只是一时兴起,又早过了最佳的习武年龄,没想到这一年多来王子尧日日不停坚持习武,如今虽比不上陈平轩却已初见成效。

今日老夫人只差直接说明要让王子尧从武,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王秀英幽幽地叹了口气,世家儿女的婚姻有几个能够走出利益这个怪圈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