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那个坏猎户 第199节(1 / 3)

加入书签

于是宣和帝只能死死压着杀人的冲动,挤出笑脸对老爷子好言相劝。

好生安抚了一番之后,文远侯倒也没再闹,可骁王妃中毒之事的真相大伙儿心里也明白得差不多了——能在朝中混的,谁都不是傻子,宣和帝只对外公布了凶手是谁,为何行凶,可文远侯却是将案子里的细节一一说了出来,如此一来,还有谁反应不过来呢?一时百官们心思各起,纷纷在暗中琢磨了起来。

皇上和骁王眼瞅着这是要开撕了啊,他们该站哪头呢?

而就在这时,骁王其实根本没有失忆的消息也像风一样在民间流传了开来,甚至,某日还有一寒门书生于闹市中傲然出声道:白云山之战大败另有内幕,骁王以失忆为借口不愿回京,乃是因为心寒齿冷。

此言一出,震惊八方。

首先是文远侯,盼了大半辈子才盼回来的宝贝外孙女差点叫人害没了,是个人都不能忍啊! 老爷子气得掀翻了一张桌子,没过几日,宣和帝趁凌珣不在的时候新换上来的那个兵部尚书就被数十位御史联手重罪弹劾了——贩卖官职,草菅人命,贪污军饷,私造兵器……林林总总三十多条罪状,每一条都气得宣和帝两眼发黑,最终不得不亲手自断臂膀。

而这位兵部尚书,就是夏骏和丽妃的亲哥哥,夏明——丽妃胆敢算计阿茶,文远侯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

文远侯府在朝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府中儿孙多占据要职,在朝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轻易动惮不得。宣和帝本就被丽妃的横插一脚给弄了个措手不及,慌乱之下叫早已猜中他心思的凌珣等人逼得只能丢卒保帅,将丽妃推了出来,天知道他原本是打算按照先前的计划咬死楚贵妃不放的,可还没来得及逼贵妃“畏罪自杀”,前朝就突然乱了起来,这一乱,他自然就顾不得宫里这点事儿了。

首先是夏明的落马——兵部乃六部之一,至关重要,从前的兵部官员许多都是凌珣的人,宣和帝费了好大的劲儿才将他们撸下来换成了自己人,可这才没多久呢,自己一手扶上来的夏明就叫人给搞下来了。这心痛气恨的劲儿还没过去,文武百官们开始闹了:国不可一日无君,兵部也不可一日无首啊,皇上,咱们来商量商量叫谁接任这兵部尚书的职位呗?

骁王在百姓乃至文武百官中都有着不可攀越的威信,尤其朝中的武官,大部分都是他的崇拜者,其中还有许多还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宣和帝找了许久才找到一个能做自己人培养的夏明,如今夏明突然落马,他在仓促之间竟是找不到第二个合适的人替之。

虽那书生所言并无证据,然有了骁王妃中毒事件作为比对,还是有很多人自觉触到了真相。一时间愤慨之声四起,宣和帝从前苦心经营起来的仁贤美名也蒙上了污尘。当然,这些话都只是百姓们之间互相传播,没人敢去宣和帝面前给他不痛快,可这是民心,一个帝王若是失去民心,这后果……

宣和帝再一次见识到了凌珣在大周百姓们心中的地位。

前朝倒是有好几个被推举上来的人,论资历论能力,那几人确实都很适合做新任的兵部尚书。可问题是,他们一个是凌珣的旧部,一个独生子受过凌珣救命大恩,还有一个是凌珣的深度崇拜者,连平日里代步用的马都要和凌珣的坐骑起一样名字的!

宣和帝觉得自己快要吐血了。

而就在这时,文远侯突然亲自上朝,当庭指出案子里的种种疑点,要求再一次彻查骁王妃中毒真相,为外孙女讨回一个公道。

文远侯从前是御史大夫,都察院的头儿,一张毒嘴喷遍天下毫无压力,就连宣和帝从前也没少被他喷。虽说他早年已经告老还乡,可嘴上功夫依然毒辣,一朝重出江湖,仍是叫人招架不住。

宣和帝惊怒得恨不得当庭宰了他,可从前为了自己仁德圣贤的名声,他素来都是被喷了也一副“朕虚怀若谷,善于纳谏”的宽宏模样的,如今若是表现出异样,岂不是叫人怀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