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制度与人6(2 / 2)

加入书签

“明白了!盟主!”参会的人齐声喊道。

“还有谁有什么意见吗?”刘信启问道。

周心远忍不住开口:“盟主除了我,还有一位法家的老师吗?”

“没有,您是我唯一的老师。”刘信启尴尬,周心远是标准的儒家学派,刘信启法家思想全部来自于后世的灵魂,说另有老师也不算错,只不过这个老师还没有生出来。

“像你说的,凡事都依法行事,会不会过于死板?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无穷无尽,哪里是能全部说清的?”周心远再次问道。

人治是个人专断与独裁,有随意性、多变性的弊端,而且治理结果会处处透露着不公平。

法治则不同,法律建立之初就是由大家合力,众谋而成,是大家合意的表示,是多数人之治。法治具有统一性、稳定性、权威性的特点,是最大化的公平正义。”

接着刘信启对着高远说道:“法治是事先立法,人治是事后立规、便宜行事。我既然倡议法治,反对人治,那就不能再没有‘事先立法’的情况下处置你,因为你所犯之错,我事先并没有规定应该怎么处罚。”

“不过你改派第一船队前往倭国,确实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作为决策者,你应当承担一部分的损失,这就与兴汉盟形成了债务关系,适用于《兴汉盟债法》。念你是初犯,就对你处罚月饷一年,分两年扣罚,每月扣一半。”刘信启说出了自己的处罚结果,算是高举轻放了。

“谢盟主!”高远准备跪谢,刘信启连忙上前扶住。

“老师说的对,有法可依就依法行事,无法可依自然可以便宜行事。只需依照一个原则,一切以兴汉盟的利益为重就可。”

“不用!我们已经废除了上下级间的跪礼,你可不要再犯错。”刘信启打趣道,缓和了一下现场凝重的气氛。

“谢盟主,今后我一定遇事三思、依法依规、妥善处置!”高远再次道谢。

“好,我受了你的谢。”刘信启回道,然后对大家说道:

“鉴于此次事件起因是为了救我,我在此特意声明:近期我的仙法功力再次增长,力量、速度已经超过了常人的十几倍,可以说这世上已经没有谁能强迫性的留住我,哪怕是在海上,我也要控制海中大鱼求生。所以大家今后一定不能再次因为救我而改变兴汉盟既定的发展计划或者作战计划,因为如果我遇到的困境自己都跑不了,那谁来了都没用。”

“明白了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