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物证(3 / 7)

加入书签

“插一个小问题。遇难者是否可能被冻死?”

“现场尸体均未呈现蜷曲状,外露皮肤未有冻伤情况,尸斑颜色正常,结合人体组织取样的实验室鉴定结果,排除冻死因素。”

“好的,回归原问题。为何你们毫无道理地踢开这个所谓的‘干扰项’,并选用其他特征来确定死亡时间呢?”

“因为这个特征过于异常。据被告供认,其6月17日当天下午5点前去往月铃镇时,所有值班工人均还健在。而且,被告当晚7点时也能联系上对方。因该特征与现实情况过于矛盾,我们认为其为干扰项并排除。”

“我提醒一下,专家证人。”安杰严肃地交涉:“控方通过有瑕疵程序获取的问讯记录,不是有法律意义的供认。”

“当晚9点半左右,你们到达现场后,从遇难者尸体上测得温度是多少?”

“约在20摄氏度左右。”

“当时遇难者的着装是否完好?”

“有小部分被撕坏,但基本完好。”

“当时的外界温度及仓库环境如何?”

“但是被告当晚7点钟能联系上矿区值班工人是事实。”菲利回答。

“第一,有瑕疵的问询记录能否作为事实,有待法官阁下定论。第二,根据我的当事人所述,他当晚7点钟的时候已经处于醉酒状态,实际上不能清晰分辨通话人的声音。”

“第一,被告当天下午5点钟见到依然健在的值班工人,第二,被告当晚7点钟能与矿区的人通话,这是不可否定的。”

“夏天晚上,在山谷矿区的仓库中相对偏凉,但温度属于正常范围内。”

“一个穿着正常的人死亡后,在不寒冷的正常环境下,尸体从37摄氏度的正常体温冷却到20摄氏度,需要多久?”

“正常环境下,尸温每小时降低1摄氏度,需要十几个小时或将近一整天时间。”

“该怎么理解如此矛盾的地方?这能证明死者是在晚上7点钟至8点钟期间遇难吗?”

“异常低温的形成机理仍在调查中,这属于干扰项。如前所述,我们通过其他显性特征证明了大致死亡时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武侠仙侠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