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议罪(2 / 3)

加入书签

咸阳得报后,指示皮绾,各卒以败亡论,各归其籍;诸大夫解回咸阳,以正其罪。

咸阳的指示到达上党时,已经是半个月后,武安所有能撤出的士卒都已经撤出,包括部分低级爵士,但撤出的大夫只限于滏口的战俘;武安所部的大夫一个也没有出来。

由于上党粮食不足,士卒们按照咸阳的指示被安排回原籍。这些士卒的原籍分为两类:驻守滏口的一般是家住关中;而武安军中回来的,一般家住河东。住河东的士卒很快就遣散了。驻关中的士卒,没有受伤的成群结伙地离开了,而受伤较重的,只能留在原地医治。比较特殊的是那些原白起的亲卫,他们在郑安平军中充任各级军官,按照郑安平与信陵君的约定,他们都不能离开;但郑安平耍了个花招,让那些低级爵位的担任什伍长,包括临时组建的滏口营的什伍长;在粟兄的默许下,那些担任了什伍长的公士、上造出来了约三千人,但簪袅以上爵位的人一个也没有出来。这些撤退到上党的原亲卫们多数无伤或轻伤,按照规定应该遣回原籍。但他们公推一人向皮绾表示,自己不愿回关中,愿在上党从军,等待亲营的兄弟们。这批人人数不多,又多精锐,皮绾同意了,把他们单独编列为一军,驻守长子、潞城、高都三地。三地的原军士则各自回家务农。

站起来的人大约有二三百人。

李冰对余下的人道:“汝等上官今何在?”

一名士卒道:“或伤或亡,不知所之!”

另外有三百人立起道:“吾等昨日乃归其部长什伍。”

李冰道:“汝等各报己名、籍贯、爵位。”

从山上下来的部队与黎城来接应的部队几乎同时到达简子城。李冰乃按之前所为对新到的部队进行了整理,然后把带队的公大夫、官大夫叫到城中询问,又到营中查看士卒,渐渐了解了情况。

现在出来的两批人,主体部分是滏口战败后被俘的轻伤员,每批均有一千人,以武安军中尚有战斗力的士卒为各级军官。这些军官中,什伍长可以随军撤出,掌管五十人以上的都必须再回到武安!而且,目前撤出来什伍长,都是原白起的亲卫!这印证了军使向他们的报告,郑安平以军官被扣留为代价,换取士卒回乡!

第二天,皮绾亲率上党军一千人赶到简子城。李冰向他介绍了昨天自己了解的情况,以及对部队的整顿措施,皮绾道:“若诸军皆伤,未可留于漳畔,当速其归。”当夜,给李冰留下一千人,自己领着五百人,带着第一、二批到达的两千人返回上党。一路行来,各地城池虽然也供应些粮食和饮水,但连半食的水平都达不到,一天只能喝一碗见几粒粟米的汤水就算不错了。不少伤员的伤口都开始发炎、化脓。

五天时间,队伍到达上党。这里的条件稍微好一点,全体士卒都吃到了一餐真正的粟粥!

皮绾到达长子后,立即给咸阳写了份报告,说郑安平擅自与三晋媾和,所部正退往上党。上党粮少,无力安置,请示进一步往哪里安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