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之二:欢想币(上)(3 / 6)

加入书签

但是这并不妨碍数字欢想币流通到世界各地,人们就把它当成一种硬通货使用。各大金融机构更是玩出了各种花样,开发了很多金融衍生品。

正由于这些外界的“金融创新”,很多欢想币的大宗持有者不会跑到欢想实业银行来兑换,而是将它当成一种金融工具与货币资产,拿去干别的了。

零星的小额兑换当然有,很多人到欢想国去旅游、购物、学习,也会到欢想实业银行的网点兑换若干枚实物金币,带回去做个纪念。

欢想国还适时做出了政策调整,规定携带欢想币出境不收关税,同时对伪造实物欢想币的行为处以重罚。

以上就是数字欢想币问世五年来的背景。

欢想实业并不强制世界各国必须用欢想币购买春容丹,它也接受东国币、新罗元等国际货币,但自从该政策发布后,计价方式就改成了欢想币。

比如今年的春容丹定价仍是二百枚欢想币一盒,那么各国用其他国际货币购买时,就得按照该货币与欢想币之间的换算比例来计算金额。

这在无形中就使得春容丹在国际市场上,具备了某种“一般等价物”的特征。

数字欢想币推出五年来,累计已发行了两千五百万枚,相当于五百吨黄金吧。欢想实业用以购买各种物资与服务,然后通过销售春容丹回收再循环。

这看上去很多,其实还远远不够每年的春容丹交易总额。比如2047年的春容丹供货量是四十万盒,以幻想币计算,销售总额就是八千万枚。

作为金融工具的欢想币,终究是靠信用支撑的。假如有人持有大量的欢想币要求兑换成实物金币,而欢想实业银行提供不了,信用体系就有崩塌的风险。

但在很多人看来,这种事几乎不可能发生,因为支撑欢想币信用的不仅有黄金,还有春容丹呢!

可是只要有刚性兑付的前提存在,总有人能看到这种结构性风险,有结构性风险就有套利空间。

假如有人囤积集了足够多的欢想币,到欢想实业银行挤兑,会有什么连锁反应?

如果欢想实业银行无法兑付,就会构成违约,理论上甚至会导致破产。

幻想币主要起到定价标准与交易补充的作用。

但另一方面其流通量也不少了,它不是货币却胜似货币,相当于欢想国这个小国,通过这种方式向市场注入的M0,而M0是有流通速度与货币乘数的。

这么看,数字欢想币其实很像1971年之前的米元,因为它可以兑换黄金。

说它不是货币,特征也很明显,因为其本质就是一张提货凭证。

它也不是债券,欢想实业银行是不支付利息的,只是在替持有者保管这些金币而已,同时也不收取保管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科幻灵异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