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尤国斌(1 / 3)

加入书签

蒲顺功似乎察觉到袁北联的注视,抬起头,两人对视轻轻笑了一下,便把注意力又放在听尤国斌发言上。

众人都清楚尤国斌的背景和来路,至少袁北联是非常了解的。尤国斌是90年荆南师大毕业的,在校期间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被省-委组织部选为选调生分配进了当时的朗州地委。尤国斌文笔的确不错,很快成为朗州地委有名的笔杆子,被提拔为副科级,可谓是年少得意,于是便暴『露』了他心高气傲的本『性』,结果吃了大亏。接受教训后的尤国斌变得低调老实起来,夹着尾巴做人。等到黄云才到朗州市担任市委书记,他被选为秘书,真正的时来运转。跟随黄云才四年时间,一直都是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又谦逊恭顺,不仅在市委办口碑不错,更深得黄云才的信任,于是便青云直上。先是正科级,接着02年年初被任命为市委办副主任,成为副处级领导干部,而这时尤国斌才不过三十六岁。虽然比不过苏望这个“变态”,却跟许昌国等知名少壮派不相上下。

不过在袁北联看来,这尤国斌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刚到榆湾区被“委以重任”,就『露』出他的老『毛』病了。至少在这次人事调整中,这位屁股还没坐热的组织部长表现得过于“投入”了。全程主导不说,推荐名单刚确定,就亟不可待地找各推荐人选进行一一谈话。袁北联虽然在区『政府』那边,对组织工作和流程不是很熟悉,但他也知道前任组织部长张宙心也只是在推荐人选被审议通过、任命公示期过后才亲自跟相关人员进行谈话。毕竟你代表的是区委组织部,不是其它部门。

不过人家被市委书记的光环给笼罩着,才一个多月,不少人闻风而来,请示汇报工作,尤国斌的办公室简直成了区委大院最热闹的地方。可苏书记没有做出任何表示,龙区长也是沉寂无语,其他区常委们也都在默然以对。在这种诡异的情况下,尤国斌行情迅速看涨,甚至有人说尤部长现在已经成为榆湾区举足轻重的第三股力量。

这话让袁北联嗤之以鼻,别的区常委他不好说,光苏书记和龙区长这两位,“政-治斗争”手段之高明,经验之丰富,在朗州市都是屈指可数的。在这两尊大神的阴影下,就连根深蒂固的冯副书记都不敢说自己这一伙是榆湾区的第三股力量。不过让袁北联感到不解和疑『惑』的是尤国斌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有什么用意?

第三百一十九章尤国斌

不包括调整那天的临时区常委会,今天是榆湾区“新领导班子”的第一次正式常委会。今天的主要议题之一是做部分人事调整。这也是当然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上面的区领导班子做了部分调整,下面自然也会跟着动一动,而且02年底的微调只是做前期铺垫,这次才是真正的调整,所以格外“引人瞩目”。

新上任一个多月的区组织部长尤国斌正在依照程序宣读推荐人选名单以及每位的简单介绍,包括苏望在内的众人都在静静地听着。

终于能够名正言顺地坐在这张长圆桌旁边,你要说袁北联不激动,那绝对是哄鬼的。不过他强压着自己的情绪,拿着笔,伏在一个笔记本上,一副认真听讲用心笔录的模样,可是十来分钟过去,除了十几个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了什么写出的字之外,什么都没记下。

那次列席处理拆迁补偿的区常委会发言后,袁北联觉得自己应该在苏书记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可是几天过去,风平浪静的一切如旧,渴望中的苏书记谈话没有出现,让袁北联很是失望。再过了几天,龙玉珍指派下来的事情却多了起来,而且大部分都是处理临时突发事件。如代表区『政府』与铁路部门协调榆湾区环城路与朗州火车货运站交通接驳以及物流区一体化等工作;代表区『政府』协调国家电网荆南公司对江南开发区的用电保障;代表区『政府』调解辖下两个乡山林资源纠纷等等,不是难题就是鸡『毛』蒜皮的事情。[]匡政之路319

尤国斌最大的依仗就是背后矗着市委黄书记,他这么一番动作,黄书记难道会不知道吗?如果黄书记知道,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他对尤国斌的动作表示默许,那又意味着什么?

袁北联在思量的时候,另一半思绪却从尤国斌的发言中听出不同寻常的意味来。前部分的人事调整,跟党委这边有关,差不多是区委这边决定下来的;现在读的这部分却跟『政府』那边有关,是区『政府』那边报上来的推荐人选,袁北联也是参加过讨论的。可听尤国斌念出的名单,却跟区『政府』办公会议通过上报区委的有不小的出入。

每个职位有三个推荐人选,加在一起差不多有近二十个人选,尤国斌念出的名字跟区『政府』那边的差了将近一半。袁北联心里不由大骇,连忙望向龙玉珍和张宙心。虽然按照流程区组织部有权力对区『政府』提出的推荐人选进行审核,不符合要求的有权驳回等,可你不能这样招呼不打就直接换人呀。

忙了一段时间,便有小道消息说龙区长对袁北联想在区委和苏书记那边“博彩”非常反感,所以故意给他穿“小鞋”。于是袁北联有了一个外号,袁队长,即消防队袁队长的意思。甚至舒望年碰见袁北联时都忍不住打趣两句。

开始的时候,袁北联虽然兢兢业业去做,但心里还是有不少牢『骚』。但是做了一段时间,突然领悟到什么,于是更加用心去做。果然,过完年没多久,苏望找他谈话,表扬了他前段时间的工作,并暗示了几句,要求他在继续全心全意工作的同时,要善于总结工作的得失经验,加强学习,弥补不足。

出了苏望办公室的门,袁北联知道自己真的被苏书记看中了。原本他以为自己只是会被调整分工,在副区长排名上前进一两位。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结果一出来居然是一顶区委常委的帽子直接砸下来。

在万分激动之余,袁北联也感叹苏书记的用人之道。用你之前是万分谨慎。袁北联现在明白了,前段时间处理那些事情,估计是苏书记跟龙区长沟通好后对自己的考验。一旦确定你是可用之才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加以重用。而且气魄非常大,既然要用你,就一定会让你上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袁北联忍不住抬起头扫了一眼在座的众人,大部分人都神情自在,只有坐在他对面的蒲顺功表面上镇定自如,仔细观察却能看出一些迹象来。袁北联知道,跟自己一样被“突然“提拔进区常委会的蒲顺功是区长龙玉珍的嫡系。据说龙区长在地改市前的朗州市(榆湾区前身)当宣传部长时,两人的关系就不一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