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八章 钱的问题(一)(1 / 3)

加入书签

贺五华分管交通、城乡建设等工作,杨萍分管教育、卫生等工作,而交通局、建设局、教育局、卫生局等相关部门的班子配置,苏望则完全以贺五华和杨萍的意见为准,甚至亲自出面跟安孝诚和其他常委沟通协调,使得贺、杨的人事意见大部分获得通过,至少现在两人说的话在分管的相关职能局里绝对管用。

安孝诚虽然骨子里也爱抓权,但是在与苏望联手暗中打压戴党生之后,获得了大把的位置和“资源”。而且他也清楚,与苏望合作,自己即要有收获也要有付出,所以便痛快地答应了。而其他常委,既然正副班长默契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没有受影响,也乐得顺水推舟了。

贺五华和杨萍即有了权,现在苏县长又施展出他高深莫测的手段,化缘回来不菲的资金,那么最大的问题钱也不是什么问题了,那他们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款项将陆续到位,趁着这个时机,杨副县长,你根据此前的建设规划把经费预算做好。老贺我已经打过招呼了,他那边的经费预算也正在做。”

苏望放下手里的手机,赵伟没口子的感谢声终于在他耳边消失。这是苏望从东州赶回渠江的第二周了,而赵伟也已经赶回了北海市。

在东州市,苏望大有收获就不提了,赵伟也是硕果累累。苏望将司马弘介绍给了赵伟,也暗示了几句。司马弘闻弦知意,找了个机会给赵伟介绍了几位东越有实力的企业家。

有了这个做基础,赵伟再去找人拉项目就有底气多了。至少在等同的条件和情况下,东越省政府一号大秘的面子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不,昨天赵伟就带着四家东越知名民营企业组成的考察团回了北海市。到了这一步,赵伟的任务算是完成大半,他只管把有投资意向的人和项目拉回北海,至于能不能把投资留下来,就不是他能主导和决定的了。但是这么一份成绩单,使得赵伟在北海市招商局几位副局长中鹤立鸡群,得了北海市两位老大几句很正式的口头表扬。如果真的有那么两个项目成了,赵伟肯定要被“论功行赏”。

赵伟是喝水不忘挖井人,事情有了眉目,连忙向苏望打电话表示感谢,虽然只是外省的一个小县长,但是这么有背景和人脉,赵伟肯定不会把这条线断掉。

苏望愿意帮赵伟一把,并不是一味看在对方对自己的善意上。在苏望看来,这个赵伟虽然毛病不少,有官架子,圆滑甚至有点势利,但人家好歹愿意亲自到处去“跑业务”拉项目。你说他为了政绩想往上爬也好。至少人家愿意采取实际行动,总比某些招商局领导只是在办公室里用嘴皮子开展工作要强。[]匡政之路268

苏望定了定心神,扫了一眼坐在他办公室的众人,这里面有副县长杨萍。财政局、建设局、交通局、教育局、卫生等各职能局的负责人,其中包括他的“亲信”,财政局副局长张本杰,审计局局长路建设。

苏望继续刚才中断的话题,他把自己化缘的结果简要说了说,初步确定近期会到账的款项数目以及未来两三年将会获得的款项。

“这些款项加上我们县自筹的资金,在未来三年内我们渠江县的交通、教育、卫生建设的投资都有保障。我已经向安书记做了汇报,也跟老蔡、老贺沟通了一下。准备成立渠江县基础建设领导小组,老贺为组长,杨副县长为副组长,建设局的老汪、交通局老何、教育局老刘、卫生局老林以及老张和老路为组员。集中力量对交通、教育、卫生建设进行管理和指导,老张、老路,你们则负责对交通、教育、卫生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

杨萍面露喜色,连忙点点头。其余的人也是脸色激动,纷纷在那里点头。还是跟着这位苏县长痛快。要钱给要钱,要权给权,有着足够的大展手脚的空间。这里面尤其是杨萍,感触颇深。

杨萍终于梦寐以求的上了副县长。自己苦心捣鼓出来的渠江县教育、卫生建设三年规划在苏望的力挺和协调下,也获得了安孝诚的认可。在县常委会上一致通过。不仅如此,苏望还表现出他高人一筹的眼界和格局。放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