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毕业了(一)(1 / 4)

加入书签

“嗯,这方面太敏感了,你这个主意有点馊啊。”俞枢平皱了皱眉头道,炯炯有神的眼睛却直盯着苏望。

“老师,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家的经济实力会越来越雄厚,尤其是岭南这种经济发达地区,这些企业家的实力日益强大。而且随着改革的深入,这些企业家会获得越来越多的话语权。老师,庙堂之上只有一种声音可不是什么好事。”

俞枢平的深邃的眼睛闪了闪,沉yín地说道:“你的意思是要让劳工也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是的老师。劳工和企业家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对立的,劳工希望获得更多的报酬和福利待遇,企业家则希望付出的成本越低越好。政府偏重任何一方都会带来不可预知的严重后果,还不如在法律框架下做个裁判。而且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随着教育的普及,信息的广泛传播,劳工们将不会再只是一位地埋头苦干,他们会开始争取自己的利益。我可以预料,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劳资纠纷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纠纷上,资方占有天然的优势,如果劳工方没有强有力的支持,政府将如何去公正地仲裁?”

苏望顿了一下又接着说道:“老师,我看到各地,包括岭南省在内,当地的党委政府为了招商引资,什么条件可都敢答应。而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似乎被投资者捏住脉mén一样,不由自主地就偏向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一旦出现劳资纠纷就极有可能出现不公的仲裁,而势单力薄、孤军作战的劳工们极有可能受到不公待遇。这种不公一旦发生几次,政府的基础-公信力就会受到质疑,届时政府不管干什么,人们都会用有s色的眼镜去看待。老师,这可是信任危机啊。”

正文]第一百五十八章毕业了(一)

------------

第一百五十八章毕业了(一)

“小苏,你在岭南省的调研报告我看了,很不错,比起你此前做的黔中、川峡、荆北、海西、江淮、东越六个省的调研报告,更见功夫了。”俞枢平手指头点了点手里的文稿道,“岭南省的情况更复杂,你有跟定澜深聊过吗?”

“老师,我跟梅师兄聊过。的确,岭南省的情况更复杂,看得出来梅师兄很辛苦,但依然满怀信心。”[]匡政之路158

看到俞枢平微微点点头,苏望便继续说道:“老师,无论是对外企还是民营企业,我国完善劳动法规和环境是大趋势,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在制定劳动法规时,谁能站在劳工者的立场上为他们说话?老师,你也知道,现在有些学者教授已经失去了本心,在为某些利益集团说话,如果没有有效的制衡,到时怎么办?难道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矛盾冲突去推动劳动法规和用工环境的改善吗?如果真出现这种情况,老师,你能想象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小苏,你现在提出的问题是越来越尖锐了。”

“老师,就算是经济发达国家,工会和劳工组织也强大无比,怎么到了我们中国,完善工会组织,用合法的手段争取合法的权益倒有些畏手畏脚了?企业家,无论是外国的还是国内的,趋利是必然的。他们恨不得付给工人最低的工资,给他们最低的待遇,以此降低成本,谋取最大的利润。但是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谁来承担?这些企业家可不会这么好心来承担。最后要负起责任来的还不是政府?从另外一个方面而言,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何在?还不是让人民群众过上富裕的生活。那么我们更加应该理直气壮地支持人们从资方争取到合适的利益。”

俞枢平听到最后不由笑了,“你小子家里好像也有几家企业,你家算起来也是资本家,这么对起同行来也这么刻薄?”

苏望笑呵呵地答道:“正因为如此,我才会更清楚地知道资方的想法。不过我刚才不是站在资方的立场,而是站在一个党员和干部的立场上。”

梅定澜是俞枢平的学生,苏望的另一位重量级师兄,现任岭南省组织部部长。上次俞枢平带队去岭南调研,他正好带队去沪江考察,因此错过了。这次苏望受师命单独去岭南做调研,倒是得到这位师兄的很大帮助。

俞枢平叹息了一句道:“定澜在经济建设方面很有造诣,可是却让他到岭南省干组织工作,可惜了。”

“老师,在岭南省搞经济建设很容易,反倒显示不出梅师兄的才能来了。你不是常说吧,会搞经济建设只是一个合格干部的基本功,梅师兄基本功已经扎实了,应该在别的方面好好锻炼一下。”

俞枢平不由笑了:“这些我都知道,要不然当初我也不会同意放他去岭南省。小苏,你觉得定澜在岭南应该干些什么?”

“老师,岭南在经济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是其它省市学习的对象。所以我觉得梅师兄要想有所作为,应当在体制改革方面花些工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