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4章此举大妙(2 / 7)

加入书签

难道不是这样的么?

孔融认为,父母的意愿,也就是他的意愿。就像是哭坟不悴,自当杀之。一个不孝敬自己父母的,未能按照父母愿望去活着的人,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孔融喜欢听旁人的称赞,但是他从来都不表现出来,因为他知道那样不符合谦虚的标准,所以他都会听完了称赞之后,才缓缓的说旁人谬赞了,过奖了,自己做的还不够,还不好。

然后旁人又是接着称赞孔融谦虚谨慎,有大儒风范云云。

然后孔融又再次静静的听完,再缓缓的表示自己只不过是按照孔圣人的要求,按照家中长辈的遗训,没有什么好值得炫耀的,再告辞离去。

孔融最终成长为他父母最希望看到的样子,然后……然后他不知道自己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

孔氏姓氏,在陬邑是一个很大的族群,基本上到处都是姓孔的,别的姓氏很少见。这些集中在一起的孔氏,又再次于孔融父母死后,给孔融身上加上了各种标准,他们希望孔融是一个能给他们带来公平公正公开公道的人。

然后孔融就成为了他们希望的人。

孔氏的族群很大,历史很悠久,自然人际关系很复杂,各种各样的联姻和亲戚,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那就更加是数不清了,而这些稍微和孔融有些关系的人,又是希望孔融能够足够出名,能够一说起来,就可以与有荣焉,表示我是孔融的好哥们,好朋友,是孔融的二叔的三弟的小姨子的表弟的舅舅的四妹的外侄儿……

然后孔融也就成为了他们希望的人。

然后旁人肯定又会继续在孔融身后称赞,表示孔融不愧是孔圣后裔,继承了孔氏优良传统……

这样的一套流程,原本孔融都很熟练了,就像是吃饭喝水一样,直至有一天他遇到了黄巾贼。

和孔融之前所遇到的所有人都不一样的黄巾贼。

其实在汉代,地方官只要不胡乱搞事情,不贪腐,不横征暴敛,其治下的百姓就已经是感恩戴德了,不需要什么今天修这个路,明天挖那个沟,后天栽那个树,大后天统统拆掉再来一次,就已经会让老百姓觉得这个官还不错了,至少不扰民。

至于自己原本小时候,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孔融已经是忘记了,就像是哪一个让出去的梨一样,舍弃了,被吃了,没了。

周边接连不断的称赞,让孔融以为自己走在了最为正确的道路上。

若是自己走错了,还会有这些称赞么?

显然不会。

那么反过来,自己得到了称赞,也就意味着自己没有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