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1章是个人物(2 / 6)

加入书签

其实就是清谈者所空想出来的一种『天下大同』。

或者叫做乌托邦什么的都行。

要说身体力行,卢毓还真的会下地耕田!

这或许是卢植的教导和传授有关,所以卢毓认为他可以做得到『贤者与民同耕』、『同工同力』,所以旁人没有理由做不到……

想明白了这些,对于卢毓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就可以理解了。

清流的这些人,不得不说他们在某些方面上是进步的,是代表了一部分的社会良心,但是这些家伙,其中大多数往往似乎永远都不懂得怎么去落到实处,只是在泛泛空谈。

空谈很容易,挑错也很简单,但是要做事情却很难。任何政策,任何制度之下,都有受益者和受损者,就像是『杀人者偿命』这个人类社会最为基础的贫民平等权柄,依旧会人不愿意给,教唆一些空谈者去表示什么杀人者也有人权,杀人者未必都要死。

所以在山东士族诸地,夸大宣传骠骑将军斐潜的可怕,制度的凶残,放大关中三辅出现的一些问题,来恐吓自家属地的民众,看看,骠骑这一套是多么的可怕啊,还是我们这里更好吧?老老实实在这里待着!

农耕社会当中,农夫的忍耐度是很高的,毕竟有割舍不掉的田亩,有三两间的草屋瓦房,有老婆孩子老父母等等,因此再苦再累也会咬着牙撑着,毕竟皇帝一茬一茬的,就像是庄禾一样,今年是灾年,万一明年遇到了丰年呢?万一下一个皇帝是个明君呢?万一地方郡县上来了一个青天呢?

即便是这些农夫知道,这只是万一,但毕竟还是一个期盼。

但对于卢毓的问题,王昶有些不想要正面去回答。一方面是骠骑将军的这些政策和手段,王昶自己都没有完全琢磨透彻,要是说错了,反而更不好,另外一方面么,这些问题也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得清楚的,牵扯的东西太多。

可又不得不回答。

于是王昶看着卢毓,缓缓的说道:『贤弟数日前尝于关中村寨观之,以贤弟之见,关中村寨之民,可与兖豫之民同乎?』

而没有资产,没有自由,只有劳动力的佃户和奴隶,就有些不一样了。对于这些没有任何积蓄,没有任何牵挂的人来说,忍不住的时候,就比一般的农夫要更容易出现波动,出现各种小规模的逃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卢毓之言,算是一种屁股决定脑袋。他会这么想,其实也不算是多么错。

士农工商就不赘述了,单说这贤者与民同耕,不分贵贱,同工同力,嗯……

还有后面让骠骑将军斐潜让利,哈……

听起来确实是很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