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1章夏虫不言冰(2 / 6)

加入书签

很简单,因为这里面牵扯的利益太大了。

就像是东汉当下,若是有那个年轻人提出什么疑问来,这些官吏,或者连官吏都还算不上的地方乡老,头一个反应并不是这个问题本身,也不是年轻人提出的意见究竟是对是错,而是会本能一般的反应:『你是什么东西?竟敢来指责老夫?你是何人子弟,师长为谁?』

既得利益者,是不会轻易放弃手中的好处,而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之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到他们老的时候,媳妇熬成婆,往往又会变成他们年轻时候最讨厌的模样。

这就是东汉原本的政治体系。

试想一下,若是斐潜不依不饶,亦或是大举进攻山东,即便是真的可以收复全境,当这些远远比山西体量,远远更加庞大的既得利益者,混进了斐潜原本年轻化的整治群体之中,会发生什么?

年轻人毛躁,做事情不够稳重,有时会丢三落四,做了这一边忘了那一边,因此常常被人诟病,常常被年长之人加以叱责。

可是又有谁不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的?

斐潜的态度是,放手让一些年轻人去做,当然,拥有后世经验的他来说,判断一个年轻人是否堪用自然比汉代土著要更加方便一些,但是即便是抛开这一些,斐潜对于年轻人持有更加鼓励和更加开明的态度,远远好过于山东政治集团。这一点差别之处,在襄阳之下,就被无情的展现了出来。

从廖化到骠骑之下的军中小吏,基本上年岁都不大。廖化就不说了,这些骠骑的军中小吏,一部分是山西士族子弟,另外还有更多的是从学宫走上来,所以整体年龄都是偏轻,最大的也不过是接近三十。

而与廖化这一边相反的是,不管是曹氏军中,还是襄阳之内,即便是所谓『小吏』,年岁都是不小,甚至还有胡子花白的……

什么?

制止这些既得利益者,让他们不混进来?

呵呵……

或许在经验方面,年长者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相同的,在另外一个方面,年轻人比年长者拥有更强的体力和耐力。而当年轻人做事有法有度之后,体力上的差距往往就成为了单凭借经验所无法逾越的天堑。

廖化这里吃下了一大帮之前准备好的流民之后,表示还要,还可以要得更多……

而荆襄那边则是挂出了免战牌,几个年龄大的『小吏』,甚至已经累趴下了,再战不能。

这,就是骠骑当着夏侯惇等人之面传授的第二课。

只不过很可惜的是,即便是夏侯惇等人看到了,甚至是想到了,但是依旧不一定会用,甚至会当做看不见想不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