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5章来人上茶,来人上肉(2 / 6)

加入书签

有人说陈群和荀彧很相似,陈群就是荀彧的简化版,或者说副手的样子,所以陈群在曹氏集团当中就属于可有可无的角色,但是实际上能说出这样的话的人,一定没有什么政治经验。一把手确实是很重要,众人的目光也会大都集中在南波湾的身上,但是二把手就可以忽略么?副县长就不是县长,副总经理就不是总经理?级别在那边,职位在那里,若是随便忽略副职,想必很容易就被副职搞得欲仙欲死。

更何况大多数时候,还是副职在主抓具体事项工程,而正职主要还是抓人事权和财务权,并不负责具体的那些事务。

就像是陈群,虽说考正制度是荀彧为主,陈群为辅提出来的,但是主要负责具体事项的一些细节的,依旧是陈群而不是荀彧。

在经过了一番试探之后,郭嘉和陈群都对于当下的情况有了一些的了解。

『西京考正,陛下既然恩用,嘉亦不敢谢辞。若言大美,何人可及骠骑?即是长文亦丽音声声,享誉冀豫,可谓清贵,嘉有所不及也。』郭嘉放下茶碗,缓缓说道。

陈群一愣? 然后举目四顾? 然后又吸了吸鼻子,眼珠转动了两下,然后看着郭嘉。

郭嘉也看着陈群。

仆从往来? 将小火炉摆在堂前? 然后烧水泡茶。一直到了茶泡好了? 端上来到二人桌案之前,仆从再次退下之后,郭嘉和陈群都没有说话。

许多人对于后世教育之中的阅读理解往往带有偏见,认为语文书当中的那些所谓『阅读片段』的答案都是依照某个标准制定出来的,并非是原本作者的想法? 这么说? 其实也有一定道理,但是这些人没有更加深入的去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理解? 或者说,为什么这个答案才是可以获取分数的标准答案?

政治,是人类阶级产生之后必然出现的问题? 而政治之中,很多事情不可能,也永远不会说得十分清楚明白,让一个不具备『阅读理解』能力的人都能清楚具体发生了什么,或是什么有利什么有弊,就像时候即便是到了后世,将一本法律原本摆在面前随时翻看,也未必有人能读懂其中的奥妙来。

陈群拱手说道:『春华秋实,原是一枝。抛开身外杂情不论,奉孝兄自然仍是颍川故人。正所谓跬步积行,不忘来路。在下才浅智拙,人情愚钝,待人待事多有不周,纵得薄誉,夸不属实,真是惭愧。』

郭嘉听到这话,又是一笑。『长文往来自在,某则困于长安,虽说眼耳犹在,然则与盲无异,如今见得故人,重逢忆昨,一时抱怨,还请长文见谅。』

陈群低头,微微叹息一声,然后说道:『长安左近,不知何处繁华,可求一观?』

居京而大美,这是『郑伯克段于鄢』。

欲害而直言,这就是『楚国白公之乱』。

陈群说不敢,郭嘉却说不恐,是在说『展喜犒齐师』。

至于后面的,就是更加简单直白了,想必那些天天叫嚣着水来水去的,一定是清楚明白了……

郭嘉和陈群的关系么,并不是十分好。或者说,两个人是不同的阶级,陈群颍川陈氏大家出身,而郭嘉虽说也是颍川郭氏子弟,但郭嘉是旁支寒门。所以在一定的程度上,陈群看不起郭嘉,郭嘉也看不起陈群。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