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定计谋算(3 / 3)

加入书签

当然了,朱允炆和这些监察御史也不是傻子,他们虽然早做好了弹劾的准备,却也是等着徐钦这边成功解救的消息传来之后才行动的。

此时皇帝陛下也知道朱柏脱险,于是此前满心对儿子安危的担忧,已然转化为对朱柏此番行事的怒气。当即认可了弹劾,不过却也还没有失去理智,只是对湘王殿下颁旨责备、扣发俸禄,并继而下令其撤回封地了事。

而朝堂上闹的这么一出,对朱柏而言最严重的自然不是这个不痛不痒的惩处。经过这么一闹,原本是小范围秘密的湘王被绑票事件,一时间闹得是人尽皆知。即使是朝廷高官,出于人好奇的天性,也对这种八卦笑料极为感兴趣,私下里传得沸沸扬扬,进而很快向京师的底层铺开。随着传播范围的扩大,故事的内容也愈发离奇,朱柏作何感想徐钦不知道,不过徐大少本人在看这种别人的八卦的时候可是笑得老开心了。

另一边,朱柏被救出之后,自然也没脸在浙江混下去,即使没有朱元璋的圣旨,他也是打算另外换个据点了。

只是综合来看,杭州的关键地位实在微妙至极,既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在此逗留,距离京师也非常近,又不属于直隶范围之内而导致过分惹眼。要想再找一处条件如此优良的地方,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殿下,杭州有消息。”

“哦?杭州有什么问题?”

朱允炆反应很正常,徐钦也不知道他是装得好还是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就是湘王殿下那边。”

“哦,湘王叔,湘王叔是去了杭州么?”

不过随着圣旨的下达,他也就不用操这份闲心了。

与此同时,湘王殿下是羞怒交加。

羞愤的是,自己这事儿很明显已经闹得满城风雨,丢人丢大发不说,甚至连挟私报复的机会都暂时没有了。朱柏其实也不是蠢人,他当然知道朝廷为了换回他的安全,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定性为一个误会,他自然也不能报复得太过明显。如果是他继续大权在握,那倒是至少能给这些家伙上点儿眼药,乃至玩死他们,可一旦被这样近乎撤职一般回归了封地,即使他手底下还有一些江湖上搜罗来的好手,怕是也很难对千里之外的地头蛇势力做什么了。

愤怒的则是那帮子言官,竟然如此落井下石编排于他。圣旨里面自然也提到了他被弹劾的事,加上其他消息来源,他甚至很清楚联名弹劾他的言官基本资料和弹劾奏疏的内容。若不是他们,自己的事也绝不会暴露在全天下的面前。这种恨意,在其返程回荆州封地,再次经过京师附近时,达到了最高潮。哪怕是他修道修得心性不错,也终于忍不住爆发,将座船的整个豪华舱室给砸了个稀巴烂。

朱允炆这话说出口,徐钦就觉得他这是演得有些过了。由此推之,估计之前也是在演戏。只能说这位皇太孙殿下的演技总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可惜剧本有点烂。

之前朱柏奉密旨离开封地,甚至是经过京师附近,连锦衣卫都是在他后面才得到的准确消息。而之后徐钦也对朱元璋那边旁敲侧击过,朱元璋表示除了传旨的人,此事并没有跟任何透露过。那朱允炆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就必然是在宫外有着自己的情报网,而且既然是能第一时间得到湘王离开封地、接近京师的情报,自然没道理不知道湘王最终是去了杭州。

试探结束,很显然,朱允炆也还没有对他毫无保留地信任。不过其实这样也好,万一这帮傻比玩脱了,徐钦也不至于彻底陷进去。再说了,在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状态之中,其实是非常尴尬的,可谓是风箱里的耗子,两头受气。保持一定程度的若即若离的状态,其实也不是坏事,反正他也没真心想跟朱允炆混。

随后,徐钦自然是将整件事和自己的安排都跟朱允炆说了。像这种事,提供消息就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后面的事情自然有他们自己去安排。

果然不出所料,仅仅在两天之后的朝会上,都察院浙江道监察御史李珵、萧嘉恒等七人,合本共同弹劾湘王朱柏,举止失仪、滋扰地方、强抢民女等罪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