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章 五路联军(1 / 2)

加入书签

其他的人,孙仲当然也不会让他们闲着。因为这些人大多都来自社会的最底层,最是知道民间的疾苦,所以孙仲自己军中留用一批处理日常文案,另一批则委派他们到应天以及应天的四郊区施行分田。

原来考个试,写几篇文章就能当官,这个消息一旦传遍江东,传遍天下,那将会是什么效果?那世家大族手中的官员推荐权就成了大年初一的兔子,有你老子过年,没你老子一样过年。

至于分田的法度,孙仲也大致的有了眉目,又在状元、榜眼和探花的协助下,黄巾军编著了第一本《土地法》。

黄巾军辖下的百姓年满二十四岁以上,都能分田,五十八岁以后,土地上交黄巾军,。

对于这个分田的年纪,起初孙仲是定在十八岁的,后来新科状元钱珏提醒道:“主公,如果十八岁就分给田地,那主公还招募何人为兵呢?十八岁以上可以从军,二十四岁可以还乡,所以到了二十四岁以后才能分田,并且,在军中立有军功者,可比一般百姓多分得田地,这样主公即可招募兵士,又可激励兵士士气奋勇杀敌。”

秣陵,不,此时应该称作是应天,就是今天的南京,当然,那时还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城池。

虽然他现在还只是一个小城,但是四地之外,北有狮子山,东有钟山,南有雨花台,西绕长江,卫为屏障,易守难攻。

第一次开科取士,孙仲亲自监考,无论你是什么人,只要你愿意参加,都能参加。一开始,孙仲是做好了没有一个人参加考试的准备的,所以,所谓的考场也不过是把应天的官署稍加改建,成了考场。可是,当他看见赶考的学子特别多,竟然有三四百人之众,都需要临时搭建帐篷才能安置的时候,他急忙下令连夜扩建考场,这才堪堪能够容得下。

对于这一次考试准备录取多少人,孙仲的心中也早有打算,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能将这三道题目都答出来,写成文章,并且是按照他想要的答案来写,他就录用,如果这三四百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他就都录用。

说白了有点文化,能把一个一个汉字拼成句子,拥护自己就发红包。

《土地法》的其他条款则是成年男子妇女分田三十亩;废疾分田十五亩;废疾军士分田二十亩,可雇人耕种,缴纳税粮减半;立功军士分田五十亩,缴纳税粮减半;立功并废疾军士,分田七十亩,可请人耕种,税粮减半;十八岁以下孤儿与五十八岁以上老人,全部进入由黄巾军设立的恤民馆,由黄巾军一体供养。

为了防止家族势力乘着分田之机,多分多占,任何人不得蓄奴,需要招募仆人侍女的,其招募的仆人侍女所分田地归其本人所有,不得附属其他人名下。

这就好比现代的一些APP的推广手段一般。一个APP刚刚走向市场的时候,那是需要推广的,而推广手段中最重要的三条就是送红包,送红包,还是送红包,不停的砸钱,当砸钱砸到你用习惯了这款APP,离不开这款APP,依赖这款APP的时候,就不用我多说了,你懂的。

孙仲在江东的第一场开科取士,其实就是发红包。

最关键的是,这个红包他自己不用花一毛钱的本钱。

一共四百零七名学子,经过三天的考试,孙仲录用了四百零三名。

不仅录用了,还给他们评出了状元、榜眼和探花。头三名孙仲直接将他们招入了自己的幕府,给自己做参谋工作,给他们任命的正是官名叫做军咨祭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历史军事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