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谁是大英雄(2)(2 / 3)

加入书签

书中所写杨过以极强内力发出恍若霹雳惊雷,千军万马般的长啸,硬生生将瑛姑逼了出来。小宝既然不能用强动粗,唯有效仿此法,但他这门“释佛梵音”的境界功力的确犹在杨过一味凶猛强悍的长啸之上。

此时他诵出的是一部《金刚经》,初时听来语音清亮明澈,慈悲祥和,便如高僧说法,舌灿莲花。然而渐渐地诵经之声越来越是宏大,四面八方传了开去,大有弥天极地之势。顷刻间,偌大的黑龙潭便给小宝的诵经之声笼罩起来,那字字经文竟似自天而降,仿佛远端之上有一位菩萨正以《金刚经》来普度众生一般。

忽然,半空中响起一声隐含怒愤之意的梵音,跟着原本充满慈悲禅意的经文陡然变成了金刚伏魔的大威真言,小宝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宛若实质,构筑成无形的天罗地网,每一句经文都如大自在天的愤怒本相,可以焚灭世间一切恶念,一切心魔。一灯大师早已盘坐在慈恩身旁,左掌按在慈恩的胸口,两道长长地白眉上下飘动,潜运玄功,来抵御小宝响彻天地的诵经之声。

一灯大师的佛法修为不在当世任何高僧之下,小宝内力之浑厚只不过令他为之动容,但这篇《金刚经》的每字每句都蕴藏着最为纯正精深的无相妙法,才是最最令他震惊不已的地方——殊不知,虽然某人的内力真气几可震古烁今,但那至高至妙至纯的佛法修为,却是源自一个“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小和尚。

小宝的诵经之声并无一丝强凶霸道之意,但这声音似乎已将天地万物的声音尽数覆盖,恢弘浩荡的梵文有如汪洋大海,仿佛成为世界唯一的声音。

小宝医术虽精,终究不是神仙,心知慈恩已是回天乏术,只是弥留之际挂念此生最大的一件恨事,所以熬住最后一口气,迟迟不肯闭眼,一旦了却心愿,便会立时解脱,溘然而去。

裘千仞昔年作恶多端,即便二十年前受到一灯点化,落发出家,跟随一灯修行多年,亦是常常狂性发作,恶念重生,难以自制。直到数年前在“绝情谷”中被黄蓉一语相激,这才得以瞬间大彻大悟,成为得道高僧。佛家讲究顿悟,正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眼前这奄奄待毙的老僧和多年前那个十恶不赦的铁掌帮主早已毫无半点关联。小宝自知决计救不活慈恩的性命,不禁恨恨说道:“蒙古人克日便要再攻襄阳,届时金轮老贼必定跟在鞑子皇帝身边。哼!那时我便在两军阵前杀了这老贼,为慈恩大师报仇!”

一灯大师听了小宝这句话,便知慈恩必死无疑,心中一痛,险些流下泪来。便在此时,如同死人一般的慈恩忽然睁开眼来,望着小宝微微摇头。小宝一愣,知其心意,叹了口气,轻声道:“慈恩大师,晚辈要杀金轮老贼,乃是为了据守襄阳,抵抗鞑子,也不全是为大师报仇。”

一灯道:“我这徒儿生平造孽甚多,近年来力求补过,恶业已消去大半,但有一件事令他耿耿于怀,临死之际不能瞑目。此时他决不会盼望有人能为他报仇杀人,而是但愿能获得一人饶恕,便可安心而逝。”

小宝道:“慈恩大师要求的人,便是黑龙潭中的那位前辈么?”当着一灯的面,他自然不敢对瑛姑有不敬之语。

一灯点了点头,也是一声长叹道:“正是此人。我们已在此求恳了七天七夜,她连相见一面也都不肯。”

小宝当然知道瑛姑和他师徒二人之间那一段陈年往事,不耐烦再听一灯叙说,慨然道:“人孰无过,既知自悔,无论往日有什么仇怨都该一笔勾销。倘若再这么拖下去,慈恩大师终会支持不住,含恨而逝,这位前辈的胸襟未免也太放不开了。”说着向一灯合十行礼,又道:“大师,弟子斗胆放肆,要硬逼她出来,当面说个明白。”

一灯知他话里的意思应该是要凭武功逼瑛姑出来,心想我和慈恩二人前来是为求瑛姑宽恕,自是万万不能用强。只是苦苦哀求多日,瑛姑始终不予相见,这孩子若有别法,试一试也好。当下便道:“贤侄若能劝她出来,那是再好不过,但千万莫要伤了和气。”

小宝点头应了,俯身抱起慈恩,展开轻功,便往黑龙潭而去。一灯大师跟在身后,见他上身纹丝不动,双手托着慈恩平稳之极,一步跨出可达丈余,步履飘飘,落地无声,近乎片尘不惊,心想这孩子的轻功之佳实是前所未遇,便是当年的王重阳也要略逊一筹。

片刻间,二人已到黑龙潭边,小宝取出一块手帕,撕下一角,分作两片塞入慈恩的耳朵,对一灯道:“弟子献丑,请大师指教。”跟着气凝丹田,张口作势,一灯大师以为他要纵声长啸,岂料这货合十垂目,口中发出的却是一句梵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女生耽美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