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第267章 泛舟之役(一)(2 / 3)

加入书签

其实不用郗芮说,公子挚也知道一旦到了渭水与大河交汇的地方就不能再走水路了。

于是运粮的队伍下船,将粮食装上车架,小心翼翼的渡过函谷关,过了函谷关就是大河东岸了,也就到了晋国的腹地。

作为押运的大臣,公子挚经常在列国间出走,对这里的一切早就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但对孟明视来说可就是没有那样熟悉了,此前虽然他也来过晋国,但都是匆匆的来,又是匆匆的走。

这次来到晋国的土地上,他需要好好观察一下这里的山川地貌,还有风土人情等等。父亲说过,只要好好观察就能够发现许多有用的东西。

“爱卿是不是想说,大臣们的心思都被秦国给吸引走了?”晋公夷吾说道,其实从刚才大臣的谈话中,他也听出了一点点不一样的味道,那就是大臣们对于秦国的尊重程度,远比他这个君上要高的多。

这让他有些不舒服,但是他也不好说出口,毕竟人家秦国在关键时刻确实帮了晋国的大忙。

“君上,臣有一种担心,那就是,如果晋国任由这种风气蔓延,不久的将来,不用秦国打击,晋国就会被秦国所操纵,到时候秦国想要什么,晋国就会给什么。”吕省担忧的对晋公夷吾说道。

一听他这话,晋公夷吾有些不悦了,“爱卿太过忧虑了。毕竟秦国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大臣们赞扬几句,也无可厚非。要说秦国能够操纵晋国,可就有些过分了。不管怎么说,此时秦国的国土面积还不到晋国的一半,人口也不到晋国的一半,哪能操纵了晋国呢?”

吕省摇摇头,“哎---,也许是臣太过担心了。”

见吕省情绪低落,晋公夷吾也觉着任由大臣们这样发展下去,肯定会对晋国不利。于是想了想之后说道:“爱卿放心,等过了眼下的危机,寡人一定会这针对大臣们的这种现象好好想办法的。”

既然国君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吕省也就放心了。

公元前647年秋,在晋国使臣郗芮的带领下,秦国运粮的船只,从秦都雍城沿着雍水向南而下,进入渭水,再转而向东一路而来。

为了确保运粮的安全,秦公任好任命公子挚为押运大臣,派孟明视为押运将领,率领五千精兵,护送粮食进入晋国。

经过五天的水路,运粮的队伍来到了距离函谷关不到五十里的地方,晋使郗芮对公子挚与孟明视道:“二位大人,前面就快要到大河了,那儿山高水急,白浪滔天;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还是改为车运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其他小说相关阅读: